千百年来,不论处于何种社会,人类的认知形式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分彼此地对富裕、幸福的渴望。现时代,全面快速的发展态势对人类的震撼很大,机遇与风险并存。
贾庆林与全国宗教团体领导人研讨会全体成员座谈时强调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不断巩固和发展宗教界和谐稳定良好局面 新华网北京11月14日电(李薇薇记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14
首先,我要感谢大会给我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个多年来在我心中萦绕已久的话题,就是:中国天主教在祖国整体发展的过程中,她有什么位置,她对我们的社会能有些怎样的贡献。
11月22-23日,以“当代世界秩序与宗教关系”为主题的第六届“基督教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研讨会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举行。
教宗解释说,没有冲突的社会和家庭是一座坟墓;唯有天堂内才没有冲突。
他说:「天主教社会训导教导我如何来保护穷人的利益、尊重人权,并根据爱与宽恕的精神揭示社会的不公义。」 他说,培训班以工具装备人们去保护共同利益,因为在农村地区还有许多人不认识民法。
和谐社会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三方面和谐的主体都是人,即对别人,对自己,对社会的和谐。
这绝非未来主义问题,而是社会正义问题」。菲律宾主教们强调,气候变化事实上是社会正义的问题,「这正义保障社会各阶层和团体均能从大地和社会资源中获益,都能从国家发展中平等受惠」。
澳门社会面对贫富悬殊问题,当地教区副主教锺志坚神父期望信徒关心公义课题和弱势社群。有信徒指出,澳门民风中的关爱精神,是解决社会问题的良方。
在第五届“基督宗教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研讨会–中国天主教会与社会的融合”开幕之际,我谨以东道主的身份向大家致以衷心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