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保禄六世告诉我们:圣体是我们每个教堂内‘生活的心脏’,而我们有极严重的义务就是光荣与崇敬眼睛可看见,而确实眼睛看不见的,存于圣体中的那位。
本笃十六世是迄今为止的第一位给中国教会写牧函的教宗,对于中国人民的崇敬和热爱之情洋溢于字里横间。2008年5月24日,教宗本笃十六世为五月二十四日世界为在中国的教会祈祷日亲自撰写的祷文正式发表。
可是,基督信徒得天独厚,犹如幸运之星——在你的启示与光照下,并因着对你的崇敬与服从、爱心与践行,他们确信美好的生活需要敞开心胸,不仅需要兄友弟恭、同情和包容;也需要善良真诚、奉献和牺牲
一个拥抱,回到天父的怀抱从小我是听着张振华神父的讲道长大的,以前对他也仅是普通教友对神父的一种崇敬,直至有一年我因抑郁症入院治疗,我感受到了他天父般的慈爱。
望着老人坚定执着的背影,一种崇敬景仰之情油然而生。两旁田间绿油油的蔬菜青豆,这里就是绿树成荫,硕果满园了。对未来,老人充满了信心。
就像你对一位特别崇敬、爱戴的人的态度,跟对一个陌生人的态度常常是完全不同的。从领洗到现在,总能感受到天主的带领和祝福。
今天,让我们以崇敬的心情,走近陆伯鸿先生,感受一位天主教信徒的人生旅程。
若翰深受百姓的爱戴和崇敬。荣势足以破理。但他没有因功高而自我膨胀,忘却天国的事,他深怕自己功高盖主,警惕彰显了自己。当别人问他是谁时,他首先告诉别人:“我不是默西亚。”
《天主教教理》将主祷文称为“一切祈祷的摘要”,因为它涵盖了基督徒生命的一切核心面向:对天主的崇敬、对祂国度的渴望、对日用所需的信赖、对宽恕的寻求以及对诱惑的抵御。
一个不怕艰难困苦,不知疲倦冷冻,心中只有教友,只装着福传大业的善牧形象,立即浮现在我的面前,一股崇敬和感恩之情油然而生,我发自内心地感谢我们的好天主,是他亲自拣选和派遣了您这样优秀的牧羊人,才使主的羊群得到精心牧养和照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