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比,在文学上常这样描写:“太阳下山了”,这句话也是不合科学的,但是在文学上讲得通。六、圣经的文笔《圣经》一共以四种文笔写成。有代表法、夸张法、反语法、还有拟人法。
…… 人是通过为他人的服务(付出)而实现自己的价值的。人是通过对善、美和真的探求去发现自己的价值的。
教宗比约九世1856年钦定耶稣圣心节为普世教会的节日,教宗比约十二世就敬礼耶稣圣心在1956年也发表了《汲水》通谕。圣教会每年6月份特别敬礼耶稣圣心,而耶稣圣心节则是定在耶稣圣体圣血瞻礼八日后举行。
1919年11月30日,教宗本笃十五世颁布《夫至大》通谕。顾卫民评说:《夫至大》通谕虽然对普世教会而发,但切中在华天主教会积弊。其实,雷鸣远神父在1916年天津老西开事件中已点燃教会本地化的熊熊大火。
2.我在《在真理中的爱德》通谕中曾强调:人类的全面发展和人因着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而产生的义务有密切的关系。
但此时陆的“吃苦”精神或多或少的还带有私利性,功利性,这时期陆的“吃苦”哲学还仅仅是一种以追逐功名为目的的人生智慧哲学。
为了纠正这种错误的观念,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当时的信理部部长拉青格枢机(今天的教宗本笃十六世)的帮助下,于二OOO年发表了《主耶稣DominusJesus》通谕,重申耶稣是普世唯一的救主、
惟俱简略异常,且多互抄习之语,如《宜良志》曰:“其教士罕与社会通往来,故未悉其底蕴。”《马关志》曰:“少有悉其底蕴者。”《大理志》曰:“其教士与社会罕通往来,故尠【鲜】悉其底蕴。”
我在《众位弟兄》通谕中谈到过这种社会友谊和普世的兄弟情谊,但是这种在众人之间的和谐也必须延伸到受造界,植根于一种“情境人类中心主义”(《请赞颂天主》宗座劝谕,67),使人对生态环境负起人性化及整体的责任
他所撰写的文件包括:14篇通谕、15篇宗座劝谕、11篇宗座宪章以及45篇宗座牧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