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你们得救是由于恩宠,藉着信德,所以得救并不是出于你们自己,而是天主的恩惠;不是出于功行,免得有人自夸。”(弗2:8-9)
圣书和教会的报刊杂志提高自己的信仰生活,她虽已年高多病,还到上海佘山、陕西西安、山东济南等地朝圣,学习外地的福传经验;她勤于祈祷,除每日本分经外,还必拜圣体、念日课,她还经常组织老年教友分享道理,做热心善功。
基督教是没有封圣的传统,因为在神学上他们对诸圣相通功的道理有不同的观点。为信仰而舍身致命的,一般被称为「殉道者」。二零零零年十月一日,前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将中国一百廿位致命真福封圣便是一个列子。
每三年举行一次的世界主教会议集中讨论教会的相关重大议题,并将草案提供给教宗,以便于他写通谕、宗座劝谕或者其他不同量级的文件。
教宗在《民族发展》通谕中,就是从这个意义来指责:缺乏物质上的必需,以致使人们生活中的最低需求都无法得到满足;缺乏道德观念,以致使人们被自私所毁损以及由于滥用自己的所有、滥用权力,或是由于剥削劳工,或是不义的交易
毫无疑问地是对基督团体及整个人类服务」(《在新世界中传福音》宗座劝谕Evangeliinuntiandi,1),这人类虽然「经验到诸多美妙的成就,但似乎已失落了最后真象和本身存在的意识」(《救主的使命》通谕
他完全是一个自身清白、修持自身而从无生活劣迹的人”当皇帝确信沙尔的诚实品行有如真金,“才向神父敞开心扉,选定他为知心朋友“(恩斯特·斯托莫《通玄教师汤若望》,转引自《清初十大冤案》)。
这就是我担任教宗职所迈出的道路,并以第一道通谕邀请每个人在爱德中把教会建立成爱的团体(参见《天主是爱》通谕第二部分)。
教宗在《民族发展》通谕中,就是从这个意义来指责:「缺乏物质上的必需,以致使人们生活中的最低需求都无法得到满足;缺乏道德观念,以致使人们被自私所毁损」以及「由于滥用自己的所有、滥用权力,或是由于剥削劳工,
(1)救恩史中的圣母幅度按照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为圣母年所颁发的《救主之母》通谕第七号,有三个肯定依次提出:第一,天主在基督内的救恩计划(弗一:3);第二,天主的救恩计划自永远便与基督相连,这个永远的计划由基督的来临而给人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