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
2007-08-28 10:09:55 作者:孙女 安琪 来源:信德报(312期)
奶奶翟淑景,圣名加米禄,河南辉县市冀屯乡赵流河村人,2007年6月29日病逝,享年80岁。
奶奶1927年12月17日生于黄河古道边———经常洪灾泛滥的滑县高平乡东大庙村一户贫穷农家,家里姊妹五个,她排行最小。5岁失去母亲,外公为了让她不至饿死,挑着担子,将年仅7岁的她送到了卫辉府南门里天主堂。在那个战乱饥荒之年,因得到天主堂的收留她才得以活命。
在卫辉堂里,聪慧的奶奶受到了教会良好的培育和熏陶,学习了拉丁文、中文、数学、歌唱等各项科目,并练就了女性中少有的一手好字,在安阳圣心会姆姆的带领和教育下,完成了她高小的学习生涯。她可爱懂事,十二岁就在教会的庆节日,站在堂里的钟楼上朗读贺词,很受主教和修女们的喜爱,主教亲切地唤她为“我的女儿”。十一年的婴孩生活她与天主与教会结下了深厚的情感。她常教导我们说:“没有天主堂就没有我,也就没有咱们这一家,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了天主和教会的恩情!”
奶奶18岁那年,因战乱局势的威胁,教会为了保护所收留的婴孩,被迫遣散了她们。再次面对生活的困境,赵流河天主堂第一任会长———我的四姥爷赵阳善,将她领到了我们家。之后在奶奶的牵线下,我们村又安置了几位堂里的婴孩,她们也成为赵流河天主教的火种。
奶奶用她在教会学到的知识,曾在本村教学两年,并积极帮助村里建夜校搞扫盲。为本村左邻右舍不识字的乡亲们写信读信,传递着信息和亲情。新中国诞生初期,她曾担任本村的保健员,积极协助本村的治病、防病工作;后来还担任过记工员。
再后来,在历次运动中,奶奶都是首当其冲的批斗对象。虽多次受到身心的摧残,但在坚强的信德支撑下,她始终依靠天主,总不背教。在教会十分艰难的时期,她多次保护教会的神职人员,多方打听、想方设法多次到狱中探望,给在监拘压、被捕判刑的神父送去生活所需物品。文革期间,家里有关教会的东西基本被火焚毁,但奶奶仍将少许极珍贵的圣书和圣物秘密转移,使之得以完好保存。
十三届三中全会后,宗教恢复了自由。1982年,安阳德高望重的张志恒神父来到了我们村,重新点燃了赵流河堂口复兴的希望。1984年新乡刘仁平神父任命我奶奶为堂口女会长,在家境一向贫困的情况下,她省吃俭用、东拼西凑、买下了原生产队仅存的七间土房仓库,做为临时的简陋祈祷所,为堂口教友恭敬天主、公共祈祷提供了地方,因当时正值若瑟月,便奉大圣若瑟为主保,这也成为现“若瑟堂”名称的由来。七年之久,正是因为有了她提供的公共祈祷所,才使教会生活公开化、正规化,冷淡教友也纷纷回头,周边的少数外教人也逐渐受到感化,认识了天主,加入到教会的大家庭。时至今日,堂口的教友已达300余人,1991年12月27日,在张俊祥神父主持的会长选举中,高龄的奶奶再次被教友推选为会长。
奶奶一生热心虔诚、淡泊清贫、爱主爱人,始终以传播福音、广扬圣教为己任,她勤于学习、喜爱唱歌,撰写和手抄了很多道理和圣歌,经常阅读圣经、圣书和教会的报刊杂志提高自己的信仰生活,她虽已年高多病,还到上海佘山、陕西西安、山东济南等地朝圣,学习外地的福传经验;她勤于祈祷,除每日本分经外,还必拜圣体、念日课,她还经常组织老年教友分享道理,做热心善功。念玫瑰经从不间断,直到她生命终结之时,在医院的急救室里,弥留之际的她喃喃抖动的嘴唇仍在不停地念经祈祷。
奶奶很关爱家人,80多岁爷爷患上脑血栓痴呆,生活不能自理的几年中,她以瘦弱的身体,始终陪伴左右。她怕自己不能照顾爷爷,曾多次祈求天主,让她一定走在爷爷后边。天主垂允了她。今年正月十二日爷爷蒙召先走了,奶奶不想给儿女们带来照顾她的麻烦,又每天祈求天主“让她走的干脆,别拖累人”,天主再次垂听了她的祈求,满全了她的夙愿。
奶奶走了,没有留下任何一句遗言,只留下了一堆圣书、圣像、歌本和手抄本、生活日记和几根还未来得及吃完的剩菜。
奶奶的一生是在平凡中成就了她的不平凡。她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做了教友福传的精英,婆媳相处的楷模,关爱儿女的典范。做为一名教友,她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对主忠实的信仰,做了一位称职的基督徒。在她的教导和带领下,全家几代都热心敬主,两个女儿和一个孙女蒙主召叫度奉献生活。所以她走得放心、走得无悔!
奶奶1927年12月17日生于黄河古道边———经常洪灾泛滥的滑县高平乡东大庙村一户贫穷农家,家里姊妹五个,她排行最小。5岁失去母亲,外公为了让她不至饿死,挑着担子,将年仅7岁的她送到了卫辉府南门里天主堂。在那个战乱饥荒之年,因得到天主堂的收留她才得以活命。
在卫辉堂里,聪慧的奶奶受到了教会良好的培育和熏陶,学习了拉丁文、中文、数学、歌唱等各项科目,并练就了女性中少有的一手好字,在安阳圣心会姆姆的带领和教育下,完成了她高小的学习生涯。她可爱懂事,十二岁就在教会的庆节日,站在堂里的钟楼上朗读贺词,很受主教和修女们的喜爱,主教亲切地唤她为“我的女儿”。十一年的婴孩生活她与天主与教会结下了深厚的情感。她常教导我们说:“没有天主堂就没有我,也就没有咱们这一家,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了天主和教会的恩情!”
奶奶18岁那年,因战乱局势的威胁,教会为了保护所收留的婴孩,被迫遣散了她们。再次面对生活的困境,赵流河天主堂第一任会长———我的四姥爷赵阳善,将她领到了我们家。之后在奶奶的牵线下,我们村又安置了几位堂里的婴孩,她们也成为赵流河天主教的火种。
奶奶用她在教会学到的知识,曾在本村教学两年,并积极帮助村里建夜校搞扫盲。为本村左邻右舍不识字的乡亲们写信读信,传递着信息和亲情。新中国诞生初期,她曾担任本村的保健员,积极协助本村的治病、防病工作;后来还担任过记工员。
再后来,在历次运动中,奶奶都是首当其冲的批斗对象。虽多次受到身心的摧残,但在坚强的信德支撑下,她始终依靠天主,总不背教。在教会十分艰难的时期,她多次保护教会的神职人员,多方打听、想方设法多次到狱中探望,给在监拘压、被捕判刑的神父送去生活所需物品。文革期间,家里有关教会的东西基本被火焚毁,但奶奶仍将少许极珍贵的圣书和圣物秘密转移,使之得以完好保存。
十三届三中全会后,宗教恢复了自由。1982年,安阳德高望重的张志恒神父来到了我们村,重新点燃了赵流河堂口复兴的希望。1984年新乡刘仁平神父任命我奶奶为堂口女会长,在家境一向贫困的情况下,她省吃俭用、东拼西凑、买下了原生产队仅存的七间土房仓库,做为临时的简陋祈祷所,为堂口教友恭敬天主、公共祈祷提供了地方,因当时正值若瑟月,便奉大圣若瑟为主保,这也成为现“若瑟堂”名称的由来。七年之久,正是因为有了她提供的公共祈祷所,才使教会生活公开化、正规化,冷淡教友也纷纷回头,周边的少数外教人也逐渐受到感化,认识了天主,加入到教会的大家庭。时至今日,堂口的教友已达300余人,1991年12月27日,在张俊祥神父主持的会长选举中,高龄的奶奶再次被教友推选为会长。
奶奶一生热心虔诚、淡泊清贫、爱主爱人,始终以传播福音、广扬圣教为己任,她勤于学习、喜爱唱歌,撰写和手抄了很多道理和圣歌,经常阅读圣经、圣书和教会的报刊杂志提高自己的信仰生活,她虽已年高多病,还到上海佘山、陕西西安、山东济南等地朝圣,学习外地的福传经验;她勤于祈祷,除每日本分经外,还必拜圣体、念日课,她还经常组织老年教友分享道理,做热心善功。念玫瑰经从不间断,直到她生命终结之时,在医院的急救室里,弥留之际的她喃喃抖动的嘴唇仍在不停地念经祈祷。
奶奶很关爱家人,80多岁爷爷患上脑血栓痴呆,生活不能自理的几年中,她以瘦弱的身体,始终陪伴左右。她怕自己不能照顾爷爷,曾多次祈求天主,让她一定走在爷爷后边。天主垂允了她。今年正月十二日爷爷蒙召先走了,奶奶不想给儿女们带来照顾她的麻烦,又每天祈求天主“让她走的干脆,别拖累人”,天主再次垂听了她的祈求,满全了她的夙愿。
奶奶走了,没有留下任何一句遗言,只留下了一堆圣书、圣像、歌本和手抄本、生活日记和几根还未来得及吃完的剩菜。
奶奶的一生是在平凡中成就了她的不平凡。她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做了教友福传的精英,婆媳相处的楷模,关爱儿女的典范。做为一名教友,她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对主忠实的信仰,做了一位称职的基督徒。在她的教导和带领下,全家几代都热心敬主,两个女儿和一个孙女蒙主召叫度奉献生活。所以她走得放心、走得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