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9月21日,正在复旦大学任教的林慈华神父以一位外教及司铎的身份从上海投书《纽约时报》。同年10月16日《纽约时报》在“读者来信”栏目以“是同中国和解的时候了”为题发表该函。
就像以色列君主时期的其他先知,米该亚提醒人,上主拯救他们出离埃及的奴隶身份,并且透过盟约召唤他们,生活在尊严、平等与正义之上的社会。
如何认识我现在的身份,地位作用,为现代教会是十分需要的。因为我们是葡萄树,我们是天主的家人(弗二19、若十五5)。
他们知道若翰对耶稣的见证,明白耶稣的宣讲,但他们不愿意改变,这会影响他们的利益及身份和地位,所以在深思熟虑后拒绝了耶稣(参玛21:23-27)。
修会规定:修女们不穿时尚衣服,要体现出修女的身份。“我们在世人面前代表的是基督的面容,不能给耶稣抹黑。”翟修女说。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修女们依然向世界展示着心灵之美丽,奉献之甘饴。
在本教区尚有大量工作未予完成,还十分需要他的情况下,他仍以公忠体教之胸怀,不辞辛劳,不顾年事已高之病体,以学院名誉院长之身份,前往学院授课,讲授伦理神学与圣经神学。
于是,人高于其他生物的身份和角色就被除掉,并因此助长各种生物尊严同等的看法。这种看法产生了具有新异教思想色彩的新泛神论,这种新泛神论企图在单纯的自然主义中寻找人的救援。
通过团体活动,大家进一步提高了自己作为基督徒的身份意识,增强了福传使命感。当然,这些外地在沪教友联谊会的性质只是团体,而非堂区。我始终鼓励教友们主日到其居住地附近的堂区参与弥撒及活动。”
佛教从始至终都是以辅助性宗教的身份进入,在中国农民的宗教实践中占据着辅助性地位。不可否认,佛教也为无法在儒家文化传统下获取根本意义的人,提供了另外一套生活意义系统。
他说:我只是在不同的场合表达出自己基督徒的身份,在生活中流露出信仰的本质,例如:与教外朋友在饭店或公共场合吃饭时,我会当着他们的面做饭前祈祷,不羞于在他们面前承认我是基督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