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在发出这项邀请之前,先介绍了第四世纪西方教会伟大的教父,圣师依拉略‧普瓦捷。这位圣师最重要的贡献是:在亚略异端猖獗的时代,维护教会对耶稣基督是天主的信仰。
宗教复兴:在西方,复兴了天主教的新动力,那不是由架构或官僚使然……这动力由内而生,由青年人的喜乐而来。
追随圣保禄的芳踪,我们就能成为喜乐的传教士,恒心祈祷,常常感谢天主,顺从祂的神,行善避恶。教宗说:若这成为我们生活的风范,福音就能进入许多的家庭,帮助人和家庭重新发现在耶稣内有救恩。
同时,福传也是作为传教士向内的行动,在与天主结合的内心深处看到天主圣三通过交流、奉献、爱向福传者展现的密切联系。
1857年,驻马德望的法国传教士夏尔·艾米尔·布意孚神父著书《1848—1856印度旅行记,安南与柬埔寨》,书中报告了吴哥情况,再次将吴哥遗迹以文字的形式呈现世人眼前
这些欣忍和荣耀,不但肯定了历任传教士奉献成果,也是圣母眷爱万金教友的最好凭证。沉侵于喜悦之馀,万金教友更加努力负起为耶稣基督做见证、传福音的使命。
公元1325年(元泰定帝至治五年),意大利籍和德理神父到达北京,受到孟高维诺总主教及在京传教士的热烈欢迎。真福在北京帮助孟总主教传教三年,授洗教友3万多人,1328年奉命回国。
这里我们需要注意,樊修士先于步神父半个月到达上海,和樊修士同日抵达的还有白怀德(FélixBonanate)等八位传教士。
1724年(清雍正二年)以后,清政府禁止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传教。1727年,中国籍的李安德神父至四川传教30年。1734年马青山神父来重庆传教。1736年(清乾隆元年),北京人谷若翰神父来重庆传教。
在其后的社会课上,当老师讲到利玛窦、汤若望等天主教传教士在中国的故事时,全班同学又会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到雪晶身上,这更令她压力陡增,颇觉势单力薄,仿佛要被人孤立一般(其实,这种情况并未发生,同学们只是有些好奇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