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神父带澳门神长教友团回家乡朝圣、省亲。回故里参加家乡教友的婚礼。
把张家畔、东坑及硬地梁三家唱经班联合在一起组成天使唱经团,事先一起练习礼仪中的歌曲,在弥撒礼仪当天有48位唱经班成员一起咏唱,非常震撼人心。弥撒中也有三家号队在一起奏乐,嘹亮的号声响彻云霄。
歌咏团:周六、周日弥撒中献唱。信仰咨询组:负责圣堂内卫生、秩序、接待工作,全年平均接待游客25000人次(圣诞节除外)。临终关怀组:陪伴临终者,并为其祈祷!
高三以后,我开始每主日进堂参加圣咏团,接触到了教堂的礼仪音乐与活动歌曲,觉得非常好听,也很喜欢。上大学后,教堂的朱修女让我带领圣咏团,教大家唱圣歌,同时我也开始留意音乐知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早上参与弥撒后,主动与几位老教友做义工:扫院、搬煤、抹房顶、掏厕所、买东西,打里照外,脏活累活抢着干,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任劳任怨、无怨无悔;82岁时还上房给堂里抹房顶。
早上参与弥撒后,主动与几位老教友做义工:扫院、搬煤、抹房顶、掏厕所、买东西,打里照外,脏活累活抢着干,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任劳任怨、无怨无悔,72岁时还上房给堂里抹房顶,被神长教友们誉为“天主堂的老黄牛”
过年了,大家都回家团聚了,只有我们三个人,而且是吃的最简单的年夜饭,值得纪念。吃过饭,修女给我弄了一大包零食,就各自回屋休息了。相比热闹的庆祝,这个时候需要的是享受这份休憩时光。
一个人受召叫生活在教会团体内、修道院或堂区的具体现实中。即便有时我们不喜欢这个团体,教会却仍旧留在与基督相连的纽带中。
为满足地方教会和配合礼仪改革的需要,上海教区受主教团委托,印刷了中文弥撒经书和瞻礼单等供各教区使用。
愿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以色列人)能手拉手地团结在一齐,在一家人的友爱气氛中,彼此团结,相亲相爱。使我们真正的感觉出来,我们是亲如骨肉的同胞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