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人世的最后一程
2012-12-04 10:20:11 作者:王崇喜 来源:《信德报》2012年11月22日,42期(总第513期)
小巴拉盖堂区慰问老人
在内蒙古包头教区,有很多可亲、可敬、可爱的老人们,他们虽已岁月如烟、年至耄耋,仍福传不止;虽满身疾病、痛苦难忍,仍心系教会;虽朝不保夕、自顾不暇,仍关爱他人。他们是天主特别拣选的器皿,是教会的骄傲,是教友的榜样。下面记录的是他们如何坚守信仰、在与主的相遇中,在爱与被爱的渴望中,跟着耶稣,时时预备自己,坚守人生最后路程的同时,仍然一如既往地关心着教友、关爱着教会、关注着福音的传播和教会的复兴。
王贵:96岁,东河堂教友,退休后全力奉献教会。早上参与弥撒后,主动与几位老教友做义工:扫院、搬煤、抹房顶、掏厕所、买东西,打里照外,脏活累活抢着干,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任劳任怨、无怨无悔,72岁时还上房给堂里抹房顶,被神长教友们誉为“天主堂的老黄牛”。
他将退休费的大部分都奉献给教会,自己守斋刻苦、穿旧衣、吃粗饭。近年来全身瘫痪,心中仍想着教堂,挂着教友。前年修女发永愿,让人用小车推着来参礼,还问房子漏不漏雨?瞻礼有没有人给外地教友做饭?去冬听说女教友孟世芳动大手术需人陪床,毫不犹豫地打发伺候自己的二闺女去医院给孟世芳陪床三天,而自己则是等别的儿女下班回来照顾。有人对他说:“你自己泥菩萨过江,还管别人呢。”他说:“孟世芳比我更需要人!”
王贵爱主情深,爱人如己,他一定会用自己善言善行的行动坚守到今世的终结!
范路易神父:92岁,荣休教区长。61年来在牧灵福传岗位上呕心沥血、废寝忘食、善尽牧职、堪为忠仆。宣讲“二心一德”(即:要求教友热心恭敬耶稣圣心和圣母圣心,提倡教友走好小德肋撒神婴小道)三十多年。2004年卸任后,耳聋,下肢不灵便,走路不稳当,按他的身体状况已经没有再每天举祭的本分了,但他仍坚持在自己的住屋内做弥撒。每天念12分玫瑰经,为神父、为教友、为修女、为炼灵、为教宗等等。
近几年,他将教友给他的弥撒钱和孝敬他滋补身体的钱,全部用来买书报纸和买光碟送给教友,以丰富教友的精神生活。从来没在自己身上花过钱。据不完全统计,仅近三四年就买回圣书约8000本,光盘1500多套,教会报纸20份。他和教友们说的最多的话仍然是“祈祷、祈祷、再祈祷,福传、福传、再福传”。这是一位心胸开阔,豁达乐观的老人,因为每天生活在主内,所以看不到他有烦恼和忧愁的时候。用“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形容他一点也不为过。
边振方神父:89岁,包头教区现任教区长。文革中8年的铁窗生涯考验了他对天主的忠诚。无罪释放后,他拄着拐棍一个一个地找寻失散的羊群。冒着再次坐牢的危险,在冰天雪地的农家小院里举行了小巴拉盖村第一台弥撒。1989年带领教友重建了文革后内蒙古第一座教堂——小巴拉盖天主堂,恢复了内蒙古第一个修女会。
五十八年来,他心中只有天主和牧民的利益。2009年他又力排众议,在小巴拉盖村主持建成了建筑面积为1750平米的包头市也是内蒙古第一个福传培训基地。一年多来,该基地在王永亭神父主持下举办各种培训班、学习班10次,培训教友约5000人次。
春节前他冒着零下20几度的严寒,深入各个堂口看望了病、残、困教友和在福传牧灵第一线的神父修女,给他们送去了基督的平安和教会的关爱。有的教友紧握着老神父的手,热泪盈眶,满怀感激地说:“神父这么大岁数,这么冷的天来看我们,我们的心中感到热乎乎的。”正月初七,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到福传培训大楼,参加教友培训。无论是听讲圣经,还是分享,他总是准时来、按点去,认真听、细心记,像一个守规遵纪的小学生。有几天患感冒输液,输完后继续去听课。有的教友和他开玩笑说:“你当神父这么多年了,还用学呀!”他总是谦逊地说:“活到老,学到老嘛。”
王德佩:女,85岁,呼市教友,在包头王家疙瘩住养老院。多年来个人出钱复印大量从教会报刊上剪辑下来的优秀文章,走到哪里就散发到哪里,也宣传到哪里。她每月仅有300元的低保收入,2008年四川地震后重建教堂捐款500元;2009年为包头建福传大楼捐2000元;2010年为赤峰建堂捐100元。有的教友说她像圣经上耶稣表扬的“穷寡妇的献仪”。
王德佩现全身基本瘫痪,到了有人扶起来能坐一会儿,无人帮躺不下的状态,尽管这样,她心里想的还是福传。去年,她让人帮她复印材料花去三、四百元,今年又把“永生之路”复印400本,发给去探望她的教友和身边的医护人员。尽管语言已有障碍,仍不断劝勉人热心恭敬圣母,多念玫瑰经。她还留下遗嘱,百年以后把自己的眼角膜无偿捐给慈善机构。
宁爱臣贞女:83岁,原籍河北省宁晋县人。自幼信仰虔诚,立志终身服侍基督。文革前因当地信仰环境艰难,为保护自己的童贞,只身远避内蒙古土默特农村。在行医施药、救死扶伤、服务社会、造福人群的同时,始终牢记吾主耶稣的训示:传播福音、传扬圣教、做光做盐、默默奉献。现全身瘫痪住在养老院。教友们说她是一个“昼夜祈祷的人”无论何时都看到她拿着念珠念经。她说:“感谢好天主让我摆脱世俗的烦恼,专务祈祷。我也求天主让我的手指灵活,永远让我能握着念珠。”圣女小德肋撒在自传中说:“天主赐给圣人们那种满怀爱火的祈祷,犹如一根杠杆,这样他们才能把地球举起来。”是的,宁姑就是在这种满怀爱火的祈祷中,把自己完全交给了天主,也使她每一天都充满了喜乐。
刘福:男,85岁,小巴拉盖教友。自幼在教会学校学习,信仰基础稳固,一心信靠天主,虽经文革迫害,然矢志不渝。
1974年始在白色恐怖笼罩的极端困难情况下挺身而出,协助刚刚出狱的边神父恢复教会、重建大堂,担任会长二十多年,使该村成为包头地区天主教活动的中心;教堂刚恢复时逢瞻礼或节庆日,吸引外地五六百人到该村参礼,刘会长安排得温馨舒适、井然有序,真让人有回家的感觉。
张志勇、李文华教友参加圣经培训学习
刘会长对教会得贡献人人皆知、有目共睹。卸任后,老两口一日两次进堂,风雨无阻。现虽已瘫痪在炕,无法进堂,但仍挂虑教会的事。听说自从建起了福传大楼后,进堂人数猛增,大堂盛不下了。他非常高兴地说:“王永亭神父抓培训骨干教友,派遣他们走出去传教,方法好,路子对。”他还就将来如何扩建大堂以适应教会发展的大好形势想办法、出主意。
他老伴说:“他人躺在炕上,脑子闲不下,老是想着教会的事。”有人说老教友是教会的脊梁,这话一点也不假。
张志勇、李文华:两人均为85岁,二道沙河镇教友。热心侍主,爱教爱人,积极参与教会活动。无论在60里外的小巴拉盖,还是在20多里外的东河、青山,经常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或学习、或作义工、或参与培训。
春节后他们用时五天全程参与了小巴拉盖神恩祈祷大会,不迟到、不早退。有人问他们:“你们耳朵聋听不见,还来干什么呀?”李文华通过手势,明白了人家的意思后说:“我们耳朵有毛病,但眼睛看见了教友们热火朝天的气氛,也同样感受到了耶稣基督的临在。”
前几年,李文华把自己的生活经历、信仰体验写了一本书赠给教友,很受教友欢迎,成为包头教区第一位写书出书的教友。
每天都进堂参与弥撒的龚实、韩胜利夫妇
龚实、韩胜利夫妇:75岁,东河堂教友。龚实是五十年代的大学生,曾任包头市一国营大厂厂长。皈依圣教后,在经济上无私帮助过教会。韩胜利担任东河堂会长十来年,为教会的发展东奔西跑,作了大量的工作。夫妇二人热心侍主、相濡以沫,善度教友生活,善尽教友本分。二人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心脏病,每天除参与弥撒外,两小时读经、两小时祈祷或拜苦路、两小时看教会报刊或看教理光盘,完全使自己的生活福音化。
王锡九:男,78岁,土木建筑工程师,原献县教区教友,解放初来包头。
王锡九在信仰上之虔诚,众所周知。三十多年前就被范路易神父表扬为“标准教友”。改革开放以来,包头地区新建的一些教堂、养老院、修女楼、福传楼等,大都出自他的手笔:或设计或主持修建,都是全身心投入、无私奉献、不收取任何报酬。
近几年,因患有严重的胃病和心脏病,长期住养老院。病痛时一天只能睡两个小时,平常也只能睡四个小时,他把大部分时间用在祈祷和念玫瑰经上。他对探望他的教友说:“祈祷就像呼吸和心脏跳动一样,一刻也不能停。”信靠天主是他生活的唯一和终生的追求,是他生命的全部。
他还说:“病痛是天主的爱和恩赐,我肉身最痛苦的时候,也是我精神最喜乐的时候。我最盼望的是回到圣母娘的怀抱,我每天都是和吾主耶稣一起走在加尔瓦略山的路上。”
每次听着他发自肺腑的话语,都让人热血沸腾,感动万分。他完全赎化、祷化、圣化的生活,是教友的好榜样!
梁军:女,昆区教友。二十年前从上海退休回包头后,全身心投入到福音的传播和教会的复兴上。拖着瘦弱多病的身体,她的足迹几乎走遍了包头的所有教堂和弥撒点,组织教友学习圣经、讲授要理。她是包头教会第一位自发“走出去”传福音的教友。年前因心脏病住院,她对探望她的教友们说,等她身体好了,她还要继续走出去传福音。她生命不息福传不止、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使命感、责任感,赢得了教友们的尊重。
陈天福修女:89岁,原铁路医院的助产士,一生迎接了17000多新生命来到人间。
她生活艰苦朴素,省吃俭用,把省下的钱大部分捐给贫穷人和贫困学生,几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
来包头定居前,她将呼和浩特铁路局曾分给她的一套住房卖了6000元,全部奉献教会;前几年,她又把自己在包头的住房卖掉,三万多元,一部分给了教会,大部分资助了贫困学生。
据不完全统计,受她救助的贫穷人和学生近百人,救助款约20万元。
10年前她还做了公证:百年之后把眼角膜捐给慈善机构。她多次以天主教修女的身份在包头大专院校宣讲济贫助学的爱心事迹,经内蒙古、包头市的主流媒体广为宣传,扩大了教会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近年,她年老力衰,体弱多病,舍不得雇保姆,省下钱还想着救助学生、帮助贫穷。
不久前,这位把自己完全奉献的德肋撒式的老修女,走完了自己的人生历程,回归天乡。她没有留下任何钱财,留下的只是爱主爱人的精神。
一道道皱纹雕刻下他们人世生命的坎坷和岁月的沧桑;一丝丝白发书写出他们对仁慈天父的无比的爱和对慈母教会的无限的情;一颗颗火热的心浸泡在圣神充满的活水里;一声声呼唤渴望普天下所有的人都归向基督的羊栈。他们身份不同、经历各异,但他们都在争分夺秒妥善预备、净化自己灵魂的同时,继续用自己的善言善行,彰显着天主的光荣;也用自己博爱的心关怀着教会、关心着他人、诠释着爱的真谛、尽显基督徒本色。
人生最美夕阳红,这些老人们值得尊敬。
这正是:福传大使命,贯穿到临终;走好天国路,珍惜每分钟;夕阳无限好,光彩更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