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们明智,就会让穷人莫要信赖扇动者的诺言,而是效法大圣若瑟的榜样和眷顾;为慈母圣教会的慈善事业来说,要每天增加对他们命运的怜悯之心。
我们所有人,或个人或作为团体,都蒙召在多元多样的神恩和职务中,去在这充斥着时代性挑战的世界,体现并传递福音的希望:以零星的方式进行且日渐逼近的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威胁;为寻找更好的未来而流离失所的移民潮;穷人的人数继续上升
正如主耶稣一直在圣殿里注视着那位寡妇,同样的,主耶稣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祈祷和奉献中,也注视着每个人的言行,特别留意到贫穷人的“奉献”。
耶稣在祂的首次公开宣讲时,在纳匝肋的犹太会堂里用了这段先知书,惊动全场,祂说「上主的神临于我身上,因为衪给我傅了油,派遣我向贫穷人传报喜讯,向俘虏宣告释放,向盲者宣告复明,使受压迫者获得自由,宣布上主恩慈之年
在朝圣期间,他了解到那些真正的穷人的境遇,所以日后他曾把一双新鞋赠送给了一个乞丐。为此,他的父亲大为生气。
在贫穷及遭遗弃者的人身上我们看到了基督的面容;我们爱并帮助穷人,我们就是爱基督,服事基督。我们努力的方向是让这世界不再有违反人性尊严、歧视、虐待之事,因为这些往往是造成赤贫的原因。
她们大多在偏远地区、乡村、诊所、孤儿院和麻风病院,为穷人服务。我们在圣堂遇到的这位高龄修女姆姆,自圣家献女传教修会的创会初期就已进会,她在穷乡僻壤为病人或穷苦无依的孤儿和老人服务了数十寒暑。
从社会身份看,耶稣传福音的对象可以说是三教九流无所不包,有税吏(匝凯)、平民(血漏病妇人)、知识分子(邀请耶稣到家中吃饭的法利塞人西满)、富人(少年财主)、穷人(捐小钱的寡妇)、娼妓(被抓的行淫妇女)、
从那一刻起,她生命唯一的渴望就是解除耶稣爱的饥渴,不用言语,而是用具体行动,在穷人中的穷人脸上认出耶稣变形的面容对爱的饥渴。
时期一满,耶稣就被父派遣(参阅若5:36),一视同仁地向全人类为天主的爱作证,尤其对最弱小者、罪人、被弃者、穷人特别关心。耶稣是天主和祂渴望全人类都能得救的至高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