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德之门」总是敞开的,教宗写说:「跨越这道门槛是可能的,即是当天主圣言被宣讲,以及人心任由恩宠转化、塑造的时候」。在今日标志着深度信仰危机的社会中,「我们不能让盐失了味,让光被隐藏」。
或许最重要的是,如今教会敦促教友将信仰带进世俗社会,转化这个沉沦的世界,而不是退避。通过这个「现代化运动」,教会回顾传统中某些备受忽略的方面(归本溯源),以寻求启迪和指导。
与耶稣的相遇出现了他生命史上的重大转化和提升,从罪人到捕人的渔夫的过渡。今天的基督徒不是也被天主召叫去做渔人的渔夫吗?这是何等光荣的使命。(之一未完待续)
四世纪的圣奥斯定是拉丁教会教父,从一个沉湎享乐的浪子转化为名垂青史的伟大圣师,充分证明天主圣宠改变人的神奇力量。圣奥斯定后来成为北非希波的主教,他度着神贫的生活,捐出家产兴办慈善事业。
但是,凡是亲身体验过耶稣慈悲的人,都发生了转化,变成了对他人有同情心的慈悲之人。事实上,在宗徒大事录中,我们看到许多初期的基督徒,在亦步亦趋地跟随着耶稣慈悲的脚步,施惠予他人。
只有祢是生命(将临期第三主日)“耶稣回答说:‘我是道路、真理、生命,除非经过我,谁也不能到父那里去’”(若14:6)耶稣,请让我空虚并转化我,然后将我心中的杯爵斟满,使我能做慷慨的奉献。
换言之,我们不应再用进、出牢狱的模式来思考,而应用造就和转化的过程来看待此问题:不是我们死后天主才论功行赏或论罪处罚,而是我们的思想行为在此时此刻就已经要么造就了牢狱般的生活,要么把牢狱转化为天堂般的境界
当良心如此受到震撼,遂能引发内心的转化,在恩宠的推动下,被引导完成忏悔的过程,藉“圣事”而获得罪赦。然而,只有“不完美的”痛悔,并不能赦免重罪,但这样的痛悔使人作好准备经由忏悔圣事,而得到罪赦。
朝圣者最大的得益,并不是疾病得到痊愈,而是心灵的转化以及与主的亲近。(天主教生命之光福传平台)
弟兄姊妹们,如果好天主能够拯救并转化这几位成为圣人,那麽我们更该相信,我们也一定能够更配得天主的救赎,成为主的器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