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不同文化背景对信仰及福传的影响


2009-08-28 10:11:26 作者:师春喜 来源:信德报(总第383期)

二、东方文化背景及信仰

    亚洲是天主教信仰传播较晚的地区,中国接受天主教信仰则更晚。虽然在唐朝时候,有景教传入我国,但是,真正接受并传播开来已经是清朝时候的事情了。反思亚洲文化,普遍受中国儒家思想和印度佛教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的是独一善的文化。古代哲人们认为,人性本是善的,因此才有《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的论调。但是,他们忽视了一个事实——人后天因原罪而来的自私、贪欲、邪念等本性。这些都是导致人犯罪的根源所在。中国谚语中说到“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暖饱思淫欲,饥寒起盗心”等,就是这种人性思想的真实写照。
    当然,我们的文化里还是有不少好的道德哲学,在人性问题上,孟子主张本善,荀子主张本恶。在人性向善的方法上,孟子主张通过教化,扶植和培养善的萌芽,使善性得以发扬光大;荀子主张通过教化,限制恶的趋势,使人性之恶向善转化,其出发点都是好的。
    儒家思想,在孔子时代已经有“天”的观念,只是到了他的门徒曾子手下,儒家思想才成为一个近乎完全的人道主义思想。只注重人伦理中的道德义务,尤其是孝道。事实上,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不仅在推动中国人道主义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家治理,经济发展上也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道家严格来说,已经成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属地性较强。道家从不疲倦于告诉人们无目的性、无用性和弃世的消极思想,他们的理论在人们看来一点也不实用,对生活无所作为。但是,道家讲究“无”是为更大的“有”。因此,道家所宣的“道”是不可见的,不可听的,不可定义的,不可决定的,不可领会的。道家提倡通过默想生活,实现人应该怎样在世界中引导自己。有人说到:“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这样看来道教信仰更像是一种生活艺术,对生命的终极却是显得模糊。
    佛教最初由印度传入我国,其影响甚广。佛教的说法:“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对生命的改造有鼓舞作用。但它致命的缺点在于否认上主,它相信世界在自身之外没有别的作用,并没有神圣创造主使我们存在。在“四大皆空”的灵性生活下,人完全可以靠自己守意顿悟,即可实现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理想自救。
    世界不会因自身的原因存在,同样,人不靠外力的帮助也不能实现拯救。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多元文化传统的国家,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一些近乎完整的哲学体系和宗教思想,关闭了思想者的大门,小到关闭心门,大到关闭国门,排他性较强。而人们在一种前脚进佛堂拜佛,后脚进道观烧香的自由主义支配下,形成了一种“信神神不在,不信也不怪”的自由思想,其目的只是为自己遇到困境时祈求神的帮助,而不看其本质。这样就形成了我需要一个什么神就造一个什么神,大神、小神多神并存,人人只为自己升官发财保平安的自然宗教。这种只为自己,自以为是且极具排他性的思想反倒阻碍了对真理的认识。助长了对他人冷漠,夜郎自大的骄傲思想,有些人甚至提出人定胜天的谬论。
    “存在就是合理”。我无权评说上述思想和宗教的是非曲折,其闪烁的精华对人类的改造和社会的进步还是起了不少积极作用。优秀的中华民族被世人称为礼仪之邦,还是值得我们为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引以自豪。但遗憾的是,这样的文化为什么没能促使我们建成一个良好的道德社会,反而世风日下,人情冷漠?是因为,我们的文化中缺少对人性中罪性的反思与批判,或者反思与批判的很不彻底。虽然,人性促使人们从古到今一直追求神的帮助,但是,并没有真正领会到爱的真谛,人不认知天主自然也认识不到自己的罪。人们依然认为自己是好的,一切以我为中心,由此掩盖了人罪性的滋长。就连在教育孩子时,都处处表现出在这种文化熏陶下的培养方式。如:在小孩子跌倒时,大人不仅要去扶起来,还要哄着:“是什么东西磕疼了我的宝贝!”,还要打那东西几下。其实这样会让孩子从小有一种心理,不管是出了什么错,都怨别人,都是别人的责任。无形中为孩子长大后接受新的东西,包括天主的信仰,设置了障碍。欧美人不这样,孩子摔跤了,那是他自己不小心,是他的责任,自己爬起来,摔痛了,下回就应该知道注意了。这样就强调了人性中的不完美,让孩子从小就认识到自己也会有犯错误的时候,要注意改正,无意间为接受天主的信仰奠定了基础。
    基督教文化从批判人的罪性入手,让信基督的人知道,自己是一个不完美极容易犯错误的人,要时常醒悟,悔改;人与人之间要友爱互助,如同天主爱人一样,爱自己的亲人、邻人、陌生人甚至仇人,达到上爱创造生命的天主,下爱天主所创造的一切生命,以保持生命原有的和谐和统一,用爱完成对生命的拯救。而我们的传统文化却是那样的复杂又具一种自以为是的成功。这无疑为接受天主的福音带来一定的困难。 (待续

 

本文标题:不同文化背景对信仰及福传的影响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