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字架上,耶稣把她交给每一位门徒,说∶「看,你的母亲!」(参阅若十九26-27)。在我们每天的痛苦中,她对她儿子的母爱,也成为她对我们每一位的母爱(参阅在露德朝圣地的讲道,2008年9月15日)。
他以世间最大冤案和惨绝人寰的十字架上的圣死,诠释了他对人类的无私大爱和无条件的宽恕。同样,坏表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它会使一些信德不坚强和对信仰认识不够深的新教友们走入歧途。
这使他最终将重轭扛在自己肩上,经受别人的不理解、背叛、拒绝,直到被判死刑,甚至在十字架上忍受宗徒的逃离。然而耶稣仍忠信于天父,直至生命的结束。
“你们寻找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纳匝肋人耶稣,他已经复活了,不在这里了”(谷16,6)。身穿着光华的天主的使者对在坟墓内寻找耶稣的尸体的妇女这样说着。
然后,遍体鳞伤的耶稣,头上被戴上一顶荆棘编成的皇冠,背上捆绑着一个粗大的十字架,十字架上,用工整的拉丁文和希伯来文写着:“这个人叫耶稣。他是“犹太人之王”。
在主显节,祂头示在我人面前:……在圣周五,祂为我们被钉在十字架上:在逾越节期中,祂从死人中光荣地复活,祂升天,并派遣祂的圣神。祂虽然是在天上统治万有,却偕同祂的教会在人间继续祂的工作,祂的救世大业。
(玛14:23);在他就要被人钉在十字架上之前,他也作了诚恳的祈祷(玛26:36-42)等等,耶稣给我们立下了时时处处祈祷的榜样,因而,传道员更应该成为一个祈祷的人。
为激发教友信仰热情,求主神恩,两位神父很重视朝圣活动,几乎年年都组织教友去二百多华里处的周至教区眉县十字山朝圣。传教一直是两位神父的孜孜追求。
“他爱我们,甚至为我们被钉在十字架上,把人类的苦难放在他的心里。”教宗又说,信奉基督“使我们从对天主的惧怕中释放出来,这种对天主的恐惧的心情便产生了现代无神主义。”
但我们在得到《新约》启示前,必须净化自我对爱的纯粹的完全的俗世观念,才能接受“天主之爱”的奥秘,这种爱是通过十字苦路的,是需要人内在、外在行为付出代价和劳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