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上记载,“耶稣来到了斐理伯的凯撒勒雅境内,就问门徒说:‘人们说人子是谁?’他们说:‘有人说是洗者若翰,有人说是厄里亚,也有人说是耶肋米亚,或先知中的一位。’耶稣对他们说:‘你们说我是谁?’
但她们记住了老师讲的一句话:“你能为奥运做什么呢?”孩子们反复思量后,决定绘画献给奥运会。2005-2006年,武晓除了照顾弟妹以外,还当上了他们的小老师,教他们写字画画。
可以看出,与旧约不同,新约没有讲什么帮助穷人的具体方法,而是,更加明确对穷人的责任,特别是富人对其的责任。财富的基本目的,就是去帮助处于困难中的人。
尚记年幼时,常听大人们讲那个哑子大妈的故事。她姓什么叫什么,我一无所知,只知她生在一个虔诚的教友家庭,且家贫如洗,从小又是哑巴,因此终身不嫁。
耶稣经常会责备我们是“没有信德的人”,就像他责备门徒们一样。但信德是人们最幸福的礼物,是我们唯一可以遭人妒忌的德行。
人们会批评他假善人,他若时常和有钱的人在一起,人们会批评他看不起穷人;司铎若关心老年人,人们会说:他老思想,太保守,若比较关心青年人,人们会说:他思想开放;若和妇女比较近,人们会说闲话;讲道理时,司铎在台上若讲的较短
比如,贾神父讲‘悔改’这个主题时,拿旧约中的撒乌尔和达味举例,他说撒乌尔也曾悔改,而达味悔改得更彻底,为什么?为什么最后达味蒙受了天主的降福和垂允?
公元96年,若望从流放地帕特摩海岛回到小亚细亚的厄弗所城,在那里继续传讲耶稣的生平和思想。其时他已近90高龄,年迈体衰,只能请人抬到聚会之处。每次讲道都要说:孩子们,你们要彼此相爱!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基督徒的生命就是一个不断祈祷的过程。在一个信徒的心灵深处,应该保持着一种持续的和天主的美好交谈。这种交谈所达成的结果将成为信徒生活的基本指导。这样的祈祷才是真正得胜罪恶的祈祷。
白岩松讲的许多话都挺深刻,反映了有识的一代关心社会的知识分子的心声。谈到宗教信仰,他指出中国人很少有宗教信仰,许多中国人的信不算信,而只是功利主义的外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