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受神哲学陶成后,全然自由地抉择以主而栖,藉圣秩圣事全然更新自我,做天主所喜悦的事。
经历了这次生命中自我的破碎后,使我与主更加亲近了,也教我学会如何依靠主。我们常常呼求耶稣为我们生命的主,但我们真的把他成当成主了吗?我们可以扪心自问一下,在我们心中,什么是最重要的?
的话来告诉我们方济的祈祷状况,“他整个人不只是在进行祈祷,而是整个的他已变成了祈祷自身”,他指出方济的灵修与祈祷境界如下:在祈祷中,人生活在与上主无止境地爱的交融中,使他能拥抱宇宙;在祈祷中、生活中,在不断的弃绝自我中
我们就会在发挥自我智慧认识宇宙万物的时候体认到天主成为内在与外在真理的合理性。我们就会在“彼此相爱”、“心灵互通”的激动中经验“天主的爱”的仁慈和动力。
痛苦,一种自我毁灭的必然後果,该当令罪人省思,使他向忏悔和宽恕开放。这就是天主的慈悲道路:祂没有按我们的罪恶对待我们(参阅:咏一零三10)。惩罚成了激发省思的工具。
其他两个人虽然看见了,他们的心却自我封闭,冷漠无情。相反地,撒玛黎雅人的心与天主的心一样。实际上,怜悯是天主慈悲的基本特徵。天主怜悯我们,这是什麽意思?意思是祂与我们一同受苦,对我们的苦难深有体会。
女性默观者应警惕自己,不要存有以自我为准则的意识。第7与第6个题目密切相关,论结成联会。
抗拒和逃避从来都是底层人民最本能的做法,也是最本能的自我保护。亚当在天主问及他是不是吃了知善恶树上的果子时,亚当本能地回答:是你给我作伴的那个女人给了我那树上的果子,我才吃了(创3:12)。
而兼有信仰追求又有事业追求的人才能自我平衡,理性地将理想化为意志,以意志支持行动,尤其是信仰这一支柱,对于正在成熟和较成熟的人更加重要。
欠缺父母亲切照顾的儿童长大后往往因为追求感情上的补偿,会过度强烈地以自我为中心,找着对方,要求着对方满足自己身心的需要。俗语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