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基督宗教是爱的宗教


2006-10-04 09:37:54 作者:迦南 来源:信德报(第278期)

    另一方面,对天主的爱不仅是因天主爱了我们,而且是因他内在的“真、善、美”是人类本性的归向和希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信念和力量。因为,在现世生活中正如我们发现的那样,它给我们带来那么多的痛苦、失望……这需要我们有坚强的忍耐和信念。而这种信念只有懂得对天主的爱才能满足,才能明白世界存在着许多缺点的原因,才能有足够的信心和希望的态度创造自己的生活。当我们理解了天主即是至美、至善的源泉,也是正义、真理的标准这一原则时,我们在生活中就再不会绝望或自我陶醉。我们就会被宇宙间非常奇妙的自然景象和不可思议的美妙的自然结构所触动,从而认识至美、至善的天主。我们就会在发挥自我智慧认识宇宙万物的时候体认到天主成为内在与外在真理的合理性。我们就会在“彼此相爱”、“心灵互通”的激动中经验“天主的爱”的仁慈和动力。只有这样,我们的人性生活才会被圣化,祈祷生活才会扩大到每一个细节。爱在行为中的给予、关心、责任感、尊敬、理解这些爱的因素才能得以实现。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相似基督的纳匝肋生活,才能相似被钉在十字架基督向我们诠释“天主之爱”的理想面貌。
  爱自己爱邻人的涵义:
  “你要爱近人如同爱你自己一样”(肋19:18),这一重要诫命在《古经》中已有明确的启示,《德训篇》的作者写道“一切动物都爱自己的同类;同样人也爱与自己相近的人”(13:19)。在《新经》中基督作了进一步的明确,就表面看来不及第一条庄严(肋19:1-37,申6:4-13),但在实现“天主的爱”的救赎工程中却是重要一环。
  首先,我们用信德的眼光从《创世纪》中得知人类同为天主所造,人人都是天主的儿女。因此,人人彼此都是兄弟姐妹,就该彼此关心,彼此相爱。另一方面,从《新约》的启示中看爱天主爱人的诫命是相互合一的。这种卓绝的爱,是基督教会唯一无双的性格。说这种爱师法基督,不如说这种爱是存在于基督之内,借他,同他爱人光荣天主(罗6:10-11)。这里有基督的训导作证;“那时君王要对右边的人说:‘我父降福的人,你们来吧!承受在创世时就为你们预备的天国吧!因为我饿时,你们给我吃;我口渴时,你们给我喝;我出门时你们接待我;我赤身裸体时,你们给我穿;我患病时,你们照顾我……’我切实告诉你们,凡你们为我兄弟中最小的一人做的,就是为我做的”(玛25:34-40)。可见,人若说爱天主却没有对他人关心、尊重、了解、责任感、给予所组成的爱的行为,就不能中悦天主、爱慕天主。我们只有真正理解了“天主的爱”这一真正内涵,才能认识到,作为对邻人的爱及与此同时形成的友爱则是一切伦理要求的完满(迦5:14)和该信德唯一而多种表现的工程。
  “你要爱近人如同爱你自己一样”的重要诫命不仅告诉了我们上述真理,而且也向我们启示了爱近人与爱自己的合一。爱近人一词的涵义从基督的启示看是指我们身外所有的人(玛5:44-48)。爱自己是人的天性,但由于人私欲偏情的妄动而不能正确合理的爱自己,就其本质是爱的不当或不知自爱。所以,基督在圣经上急呼,“如果你的手或你的脚使你跌倒。砍下它,从你身上扔掉;为你独臂或缺腿进入永生,比有双手双脚被扔进永火更好”(玛:18:9)。这里耶稣基督清楚的说明了在自爱方面灵性生命高于肉性生命,但往往我们忽视了自爱的价值,甚至认为自爱是一种有害的东西。其实爱近人和爱自己同样都是美德。当我们掌握了这一爱人的原则,就会认识到爱人的思想意指对个人自身的完善和独立的尊敬、了解和爱,对自身和对他人的爱是密不可分的,在这里对他人在爱的行为中所表现的关心、尊敬、责任感、了解,它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情感,而是为“天主的爱”在人类生活中实现的一种努力,是圣爱能力的实现和集中。
  假如,爱他人与爱自己在原则和行为上是紧密联系的,那么,很明显自私自利就是根本不能诚心关心他人,对别人的尊严和完善兴趣索然的人。他所看到的只是自己……而我们又怎样解释这种现象呢?自私自利与自爱根本不是相同的,实质是截然相反的事情,自私自利的人事实上既不能爱别人,也不能真正的爱自己。他既损害了“天主的爱”在他身上的能力,也损害了自己灵性生命的完善,既破坏了“彼此相爱”与“天主之爱”结合共融悦乐,也破坏了接受天主永生之爱的美德。这种对自身的破坏能叫自爱吗?所以,一个懂得“天主之爱”的人,他更懂假使你爱自己,首先去爱像自己一样的每一个人,在爱的交流、碰接中感受到天主之爱与我们合一后的幸福和圣乐。但人常被俗世暂时的利益所惑,变得狭隘自私,不能把“天主的爱”贯穿于自己的人性生活,结果使灵性生命、肉性生命的活力走向空虚或自我陶醉。所以,这就有待于我们去寻觅“天主之爱”的奥妙,致力于为自身“生命”的健康,有一种正确的实现“天主之爱”的态度。    (连载二)

本文标题:基督宗教是爱的宗教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