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的财物往往是一个人灵魂的陷阱与拦阻,使他爱世界而忘记天主。耶稣的比喻以拉匝禄为实例,来表达爱的行为是天主赏报的依据。从理论上说,富贵本来不是罪,贫穷也不一定是善、是福。
我们必须牢记若望宗徒的训诫:谁若拥有今世的财物,看见自己的弟兄有急难却硬着心肠,置之不理,天主的爱怎么能存在他的心内?
耶稣讲的在圣殿祈祷的法利塞人,他本来行了许多善功,守了许多大斋,施舍了许多财物,一发骄傲,前功尽弃(路18:9-14)骄傲,贪图虚荣,他们在世已得了他们的酬报(参玛6:16)。
十一、做父母的明知自己的孩子犯了错误,但不是叫他承认错误而是叫他能赖则赖;孩子偷了人家财物,不是叫他立即归还,而是叫他不要声张,或者叫他以后做得尽量隐蔽点。
难道不许我拿我所有的财物,行我所愿意的吗?或因为我好心,你就眼红吗?”
我们蒙召关怀有需要的人,与运气比我们差的人慷慨地分享世上的财物。我们蒙召不停地宣讲基督的死亡与复活,直到他来临的时日。”
一天夜里,小偷进他家偷东西,见到家徒四壁,无物可偷,以为锁在竹箱里的《国榷》原稿是值钱的财物,就把整个竹箱偷走了。从此,这些珍贵的稿子就下落不明。
教会公益在这次抗疫中对国内的抗疫救助,以及对世界的抗疫贡献有目共睹:反应及时迅速,不分国界和种族,财物公开透明,物资分配清楚合理。
教宗指出:“在耶稣善牧面前,我们明白我们不是部落首领,而是富有同情及慈悲的牧者;不是民众的主人,而是屈膝弯腰为兄弟姐妹洗脚的仆人;不是管理世上财物的世俗机构,而是天主子女的团体。”
在这方面,使徒若望的话非常有启发性:“谁若有今世的财物,看见自己的弟兄有急难,却对他关闭自己怜悯的心肠,天主的爱怎能存在他内?”(若一3:17)各位弟兄姊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