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他们身在何处,都称彼此为“主内的弟兄姐妹”。这种彼此连结的精神,成为后世所谓“普世教会”(Catholica)的雏形。
同样的,因着成为基督徒,我们无论身处何处,都和天主生活在一起。主耶稣已经答应门徒,“看!我天天和你们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终结”(玛28:20)。
这固然“可以获得一切宗教的肯定,也可以获得非信徒的支持”,不过它与世俗伦理的区别又在何处?
就此而言,圣洗也就是救恩真正必要的,因为确保我们是儿女,永远都是、无论身在何处,在天父的家里,我们永远都不是孤儿、陌生人或者奴隶。
因为他无亲、无戚、无故乡、无家庭,他出狱后何处落脚?而且没有亲人是不利于改造的。当他做了那个梦之后,他确认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亲人,他不是孤单一人。所以组织上花了很大很大的力气,来调查郑江的家世亲人。
未来的中国究竟要走向何处?能走多远?当然,我们可以假装这些问题都不存在,可以继续用早已失效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作为学生应付考试的标准答案。但这样做,不过是把所有问题的根源掩盖起来,延缓矛盾的公开化。
人们都知道耶稣的墓地在何处,也有目击证人供查证。传统上,苦路以耶稣安葬结束,但基督徒信仰核心的逾越奥迹并不以此悲剧作为终点。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强调应补加苦路第十五处,即复活。
他觉得教会无论在何处,都要以福音照亮人生。我们有一很显著的例子,单枢机主教作为一个人,便要接受人的命运,并不是因为他是主教,就可以没病,又不是因为他是枢机,便不能有软弱的地方。
在祂浩大的爱中,天主无论何时何处都看顾我们的生命,等着要给予每一个回到祂身边的孩子全然和好及喜乐作为礼物。3.从福音中可以清楚看到,耶稣总是特别关照病人。
求祢指示我们在这世界的何处做祢的工具,爱世上的所有受造物。」(同上,246号)慈悲的天主啊!求祢让我们蒙受祢的宽恕,并在我们整个共同家园中传播祢的慈悲。愿祢受赞颂!阿们。发自梵蒂冈2016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