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飞鸿过处》的作者蔚翠萍和她的家庭说起蔚翠萍,可能知道的人不多,如果提起蔚玛利亚,常读教会书刊的神长教友一定不会陌生。
我不敢面对老人,特别是养老院的老人,因为他们让我想起一段沉痛和愧疚的往事……2004年,我在南方的一座城市读大学,我们天主教的大学生组建了天使爱心社团,定期召集兄弟姐妹去养老院和孤儿院看望老人和孩子
小时候总觉得他们很神秘,读中学以后,从课本上才知道,宗教原来是麻木人精神的鸦片,是一种迷信,怪不得很多人信得那么痴迷,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呢!
我们积极引导所有来教堂的教友读圣经,第一台弥撒结束到第二台弥散中间时间,每主日天有两个兄弟姐妹带领。----这一切都得到我们教区神父和教区长的大力支持。
拿起福音,读那耶稣说的,那他给你的心说的话。因为他有为我们得永生的话。他启示天主是父亲,是爱。他告诉我们爱的道路。听从耶稣吧。
但是,读高中的外孙女是个心地善良、愿为他人做好事的人。2004年来开发区之后,她很想经过努力实现全家人的愿望———考上大学。但须把户口从老家迁到大连。在主的助佑下,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办成了。
为本村左邻右舍不识字的乡亲们写信读信,传递着信息和亲情。新中国诞生初期,她曾担任本村的保健员,积极协助本村的治病、防病工作;后来还担任过记工员。 再后来,在历次运动中,奶奶都是首当其冲的批斗对象。
读经传福驱恶魔。有酒也乐,无酒也乐。”他还说:“分享交流会上,神父、教友的真知灼见如春风拂面,如细雨润物,令人很受教育,获益良多。” 福传分享于18日结束。
她会为生病的孩子煮汤,为孤独的老人读圣经,也会为争吵的家庭带去和平的话语。她不求回报,只是默默地做着这些小事,仿佛它们只是微不足道的尘埃。然而,在天上,有一位天使静静地注视着她。
我在2000年到2004年读神学期间,苏神父曾让我在菲律宾全国华侨使徒牧灵委员会上发言。我分享了在本地化方面的研究成果,把礼仪方案在不同环境中进行了尝试,并协助菲华侨团体负责人进行会议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