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会议的成员分别有:会长刘允光,刘树庭,合唱团负责人刘清泉,善会会长刘素萍,乐队队长刘树连,义工团长王慧敏,博物馆负责人白景生,礼仪组负责人刘少鹏,玫瑰团第六团体负责人陈慧玲,门徒班代表刘淑梅,微信公益爱心群代表白长友
“在四旬期开始的时候,教会再次向我们提出三个为《圣经》和基督信仰传统而言,非常宝贵的补赎善工,即祈祷、施予及守斋,以期能准备自己,庆祝复活节,并因而能体验天主的大能。”
以下就是两位目击证人所作的证言:弥格·卢华神父说:“我自1847年起,就开始参加庆礼院的活动,我记得每当有磊思善会的会员要死的时候,鲍斯高神父必预先告诉我们,可是他从不宣布他们的姓名,只是这样说:”在十五天或一个月内
“慈悲善工是生命最美好的举动,如果你梦想真正的光荣,并非昙花一现的尘世光荣,而是天主的光荣,这就是当走到道路。因为慈悲善工比任何其它事务都更能光荣天主”。
我们旅途中的教会,期望天国是必需、是应该的,但不能只顾期望而不奋斗、不行动,而要模仿着圣母,在人世中奋斗,并敞开心灵响应天主,走完人生的旅程,因为永生反映在我们人生的旅程中:「我们要将天国的平安、喜乐,以及种种的善,
再次面对生活的困境,赵流河天主堂第一任会长———我的四姥爷赵阳善,将她领到了我们家。之后在奶奶的牵线下,我们村又安置了几位堂里的婴孩,她们也成为赵流河天主教的火种。
这次会议在宗座传信大学召开,除了专家学者外,上海教区沈斌主教、圣座国务卿帕罗林枢机、圣座福音传播部代理部长塔格莱枢机也在会议上发言。
所谓“福传”,从字面解,是福音传播的缩写,是传播福音的名词化,是使首先听到福音、皈依基督的少数人,把从耶稣基督那里白白得到的救恩,白白地分施出去(参见玛10:8),“使万民成为门徒”。
因为我们人类的生命是不断地分享造物主、天主的真、善、美、圣之恩宠而得以生存的。就好像地球上的花草树木因不断地得到阳光而生存。若花草树木与阳光断绝了关系就必死无疑。
1、永生与长生“善师,为承受永生,我该做什么?”(谷10:17-30)永生是每个人内心的原始渴望,也是人存在的唯一终极性的目的。在天主造人的最初,已经将“永生的渴望”根植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