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请让我来相信你
2011-04-25

我们是能屈能伸知足长乐的民族,吃饱肚子就一团和气。鲁迅说过:我们都不太有记性。这也难怪,人生苦痛的事太多了,尤其是在中国。记性好的,大概都被厚重的苦痛压死了;只有记性坏的,适者生存,还能欣然活着。

教宗本笃十六世2011年元旦第四十二届世界和平日文告
2013-02-27

基督信徒社团本着他们所继承的价值观和原则,对个人和民族体认自己的身份和尊严,以及争取民主制度和人的权利与义务得到肯定,做出了重大贡献。

特稿:藉着基督信仰构建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
2013-08-26

婚姻与家庭息息相关,而家庭是社会的根基,是每个民族的基石。家庭一旦毁灭,民族的未来何存?因此,解决横扫大地的这个可怕瘟疫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

教宗方济各2016年世界和平日文告:克胜冷漠与赢得和平
2016-01-02

以下是教宗方济各2016年元月1日世界和平日文告译文:克胜冷漠与赢得和平1.在新年伊始,我不但愿与大家分享此一深刻的信念,也诚挚的祝愿全世界的每一个人、每一家庭、民族及国家──包括所有的国家及政府元首和各宗教领袖们

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
2022-10-31

前进道路上,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

一个忏悔的教会
2011-10-24

忏悔之于社会与教会忏悔大至对一个团体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小至对一个个体生命的灵性成长,都至关重要。因为在忏悔中人可以找到生命的希望和光明。

在“教会礼仪与本地化论坛”开幕式上的欢迎辞
2011-11-17

在礼仪本地化的实践层面,虽然早在1939年中国的“礼仪之争”已被划上了句号,亚洲教友们允许祭祖了,但可惜无论从祭祖的民族传统上,还是译名翻译上,至今中国各地教会都还没有勇气跨出与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接近的一步

我在美国过圣诞
2011-12-29

哦,小耶稣,愿你这次的降临不要再经历各种形式的被遗弃,被忘却,被各种不正义的行为羞辱,而能够真正在每个人心里为王,带领人们消灭贫穷,填平民族间的沟壑,同享一份爱。

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礼仪教授张秋林神父专访
2012-03-02

其二,也要考虑到各个民族的文化特点,在西方,和平礼的时候都可以拥抱、亲人之间可以轻吻,但是中国不可以,所以教会礼仪宪章就尊重各个文化的习俗。

1999年:教宗发布第85届世界移民及难民日文告
2013-01-28

它使天主召叫的一切民族进入基督所建立的盟约中,没有任何例外或排拒的计划,成为明显可见的,也是社会学上可辨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