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采琪修女去世的消息,我有点不敢相信,没想到上次的分别竟成了我们的永别……采琪修女是我们山西洪洞教区圣母无玷圣心传教小修女会总会院院长,1955年1月5日出生,原名叫耿海莲
86年的时候鸣沙镇曾建有一个小圣堂,但不大。2000年,我们投资了30多万,在原地建了一新座堂。这个堂在宁夏来说还是比较大的。面积是466平米,能容700教友。
1700年在墓穴上建立的小圣堂,因时局多变,屡建屡毁。现在的“方济各沙勿略墓堂”是于1986年在原址按照原来格式规模重建的。从此又成为广州、香港、澳门,甚至内地广大教友的朝圣地。
屋子很狭小,织布机占了三分之二的面积,余下的是不到三尺宽的土炕和一个小灶台,炕上有什么,视线模糊,不用着意看,必是一卷褴褛的被褥和一堆旧衣服。无疑老人靠织布为生,她的最高向往是在积攒天国的财宝呢。
在唐至元时期传教士主要以翻译圣经和修建圣堂为主来进行传教,教徒主以外国人和商人为主;在明末清初时期天主教传教士借科技、文化公开活动进行传教,教友以知识分子为主;在禁教时期由于清朝锁国政策和教会的礼仪之争严重影响了教会的发展
信德网讯6月4日圣神降临节,西安南堂于上午11:30分在堂区综合楼二楼多功能厅举行了《水墨圣经》陈虎绘画展开幕式,西安教区党明彦主教、南堂本堂张小锦神父、《水墨圣经》画作作者陈虎修士及其所属修会雒神父与部分南堂教友参加了开幕式
9:30分,在修会小圣堂里举行感恩大礼弥撒,由教区负责人孟维安神父主祭,教区前教长李立杰神父、河北“信德”申同阳神父、辛蒙召神父和李金龙神父与祭。
修女们身着会衣忙碌的情景使大家仿佛又看到128年前小洋货街仁慈堂仁爱会的修女们为天津的百姓问寒问暖、见疾施药、扶弱济贫的身影;看到她们走进麻风病村、走近艾滋病患者身边,照顾他们,安慰他们的情景。
甲年耶稣升天节在青洲伯大尼安老院的小圣堂,有一幅由墨西哥艺术家FranciscoBorboa的彩色画作。画作中央,是复活的基督,同行的还有一对年老的夫妻。由于他们年事已高,基督搀扶着、给他们支持。
教宗方济各2017年将两位小牧童册封为圣人。1935年至1941年,在莱里亚教区主教西尔维亚(JoséAlvesCorreiadaSilvia)的推动下,路济亚留下4篇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