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对大部分基督(公教)徒而言,教会的追思礼仪还不足以完全满足慎终追远的社会传统或者个人情感表达。
(公教报1998年8月12日第15版)有人强调宗教大联合,放弃了自己的立场,只讲共同点,不提差别,成为宗教无差别论。有人胆虚,不敢坚持真理。须知宽容不是纵容,联合不是混合。对话绝不意味着妥协。
教宗本笃十六世在提及罗马公教在世界五大洲的发展简史时,作了如下精辟的论述:“第一个千年十字架在欧洲扎根;第二个千年抵达了美洲和非洲;第三个千年将在广阔及充满生机的亚洲收割信仰的庄稼了"。”
将“在所有传教区中传播福音和天主公教教义”的任务交给了传信部;为了确保在这一领域中迅速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还授予了传信部决定权。
灵修:“聚集万民”预示了新约中教会的普世性(catholicitas),即“公教”的核心本质。“各种语言”让我们联想到五旬节圣神降临时门徒说各种语言(宗2:4-11),是圣神在万民中工作的预示。
6.6宗教交谈开拓社会的文明,帮助人在精神发展中作开放式的自我推进,提高人的心灵素质,在物质经济主导的社会中,稳定人的道德价值和人性尊严,关注青少年的心灵培育、监察传媒的诚信与健康报导、推动人人(特别是国家社会
虽处在不同国家,却同时散发出同样独特出众的天主教文明。融洽的家庭气氛是随时可意会得到的,这亦是我所喜爱之处。
当不得已发生战争时,至少需要维护人道基本原则以及各种文明的共存所赖以建立的价值,制定行为态度的准则,尽可能限制灾害的程度,并设法减少平民的痛苦和战乱的牺牲。
教会在过去的神学研究上面,统一都是从希腊哲学或西方文明的角度来理解神学,来认识天主。
可以说他们几乎还处于那种刚从原始状态过度的时候的样子,或他们还没有走向文明。他们穿的就更“时髦”了,说他们穿得时髦是指,他们穿的都是“一次性”的衣服,就是从穿上身一直到扔,中途不用换洗,够时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