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午餐和休憩后,教宗将于下午4点私下探访布拉迪斯拉发的「白冷中心」,随后立即在渔业广场会见犹太团体,那里是该国一个犹太教派最早建立会堂的地方,现在设置了纪念犹太人遭大屠杀事件的当代艺术品。
我们可以在耶稣随后在纳匝肋会堂的讲道中找到答案,这些话清楚地指向约旦河边的受洗:“上主的神临于我身上,因为祂给我傅了油”(路4:18)。
在达味治理期间,天主住在帐幕里,而不是在会堂,这样祂才能与祂的子民同行,「从这帐棚到那帐棚,从这会幕到那会幕。」(编上十七5)许多迁徙者都有这种经验,把天主看成是旅伴、向导和救恩之锚。
因为耶稣周游各城各村,在他们的会堂内施教,宣讲天国的福音,治好一切疾病,一切灾殃(玛9:35)。
由于湖的西北提庇黎雅城是黑落德于公元22年建成,有戏院、跑马场、皇宫、外教神庙及会堂等,为取悦罗马皇帝并且以皇帝提庇留之名命名。
此后他一直在会堂、街道、旷野上教训人,也给人治病,他的影响越来越大,追随他的人很多,嫉恨和迫害他的势力也开始猖獗。 耶稣在传什么样的道呢?人们看到他举起的“旗帜”赫然写着:真理、道路、生命。
这些所记录的,是为叫你们信耶稣是默西亚,天主子……”(若20:30-31)在保禄归化并领受洗礼时,他即刻在各会堂中宣讲耶稣,说他是天主子。
他以虔诚的祈祷表达与父的关系,他参与圣殿的礼仪性敬礼,并在安息日进会堂敬拜天主父,他的门徒注意到他在彻夜祈祷。很自然的,他的门徒让他教他们祈祷就如若翰教给他的门徒一样。
他的名声传遍了临近各地……来到了纳匝肋……在安息日那天进了会堂……‘上主的神临于我身上,因为他给我傅了油,派遣我向贫穷人传报喜讯,向俘虏宣告释放,向盲者宣告复明,使受压迫者获得自由,宣布上主恩慈之年。’
很可能是在公元27年的一次盛大庆典上,耶稣在纳匝肋的会堂里讲了一番话。这样的庆典每次都在以色列人当中激发起巨大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