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意大利对英国宣战,在英国的保护国缅甸传教的传教士们,被视为法西斯分子,被遣往印度英国人的集中营。他的牢狱之苦于1944年底结束,体弱的马里奥神父重返传教工作,担忧自己被认为是无用的人。
一九四一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他和其他意大利籍传教士一起被关进了英国在印度的集中营,因为英国人把他们都视为"法西斯"分子。四年后,因健康原因获释,乘火车前往德里和海德拉巴德。
印度加尔各答仁爱修女会的创始人德肋撒修女,在全世界许多国家开办了许多所专门为被遗弃的、垂死的人服务的机构。她献出自己的所有,为成千上万的最穷苦人服务,她从来不为没钱发愁,因为她全心信赖天主。
他指出原创文化是多国文明的根源,举例如东亚文明起源于中国文化,西方文明起源自希腊文化,基督宗教和伊斯兰教的起源是犹太文化,佛教的起源是印度文化。
明朝时期利玛窦经印度来到北京,当时为了传教方便,他尽量迎合中国的传统风俗,因此传教工作颇见成效。清朝时期,康熙皇帝对传教士们极为欣赏,特为天主教撰写了不少有名的对联。
1551年11月,因教区需要,沙勿略自日本乘船返回印度,途经上川岛(在香港西南约100英里),他在那里发现了一艘葡萄牙帆船“圣十字架”号,是他的一位好友贝雷拉的船只。他就搭乘此船前往马六甲。
印度加尔各答仁爱修女会的创始人德肋撒修女,在全世界许多国家开办了许多所孤残婴院、麻风病院和专门为被遗弃的、垂死的人服务的机构。她献出自己的所有,为成千上万的最穷苦人服务。
谁也不能否认,印度德肋撒修女将基督之爱发挥到了极致的境界,她善待“主的小弟兄”———贫困与病患者,足以堪称这一时代的楷模和我们基督门徒“爱主爱人”的典范。
最后,我想提一个考古方面的问题:在西安出土的唐代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碑首上刻有一个十字架,其四端刻有百合花形,与印度迈兰普尔多默宗徒坟墓上的十字架相同。
佛教的中国化带来其在华地位及影响的巨变,今天中国五大宗教中,信奉本源乃印度、尼泊尔文化的佛教人数实际超过了其余四大宗教信仰人数之总和。当代人间佛教实际上是学习了基督宗教之后而获得的发展、取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