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近期关于人类发展的通谕《在真理中实践爱德》里,我列出一些当今世界面临存亡的一些重大且急迫的挑战:地球资源的使用、对生态的尊重、资源的公平分配以及财经机制的控管、人类大家庭中与贫穷国家的互助、对抗全球饥荒
再者,爱虚荣和自恋、教义上的僵硬和礼仪上的唯美主义,在这些形式和方式中,俗化隐藏在宗教甚至是爱教会的表象之下,但实际上“寻求的不是主的光荣,而是个人的光荣与舒适”(《福音的喜乐》劝谕,93号)。
古人早有训:为人在世,一个笑字。笑对名誉,不争;笑对邪财,不取;笑对生活,不求;笑对波折,不恼;笑对权贵,不卑;笑对人生,无拘;笑对得失,无忧。故此,可谓笑对人生矣。
事实上,尽管经常被视为欧洲修道传统的创始人,他的会规也被视为对洞穴隐修者的规训,使其保持一致。安东尼逃到了坟场,因为城市中的生活变得过于柔弱与自满。
耶稣圣心金邦尼传教会是一个由神父和修士组成的国际性团体,他们藉福音劝谕——神贫、贞洁和服从,以及透过团体生活,为天主而献身,在世界各地从事福传的工作,特别在那些还没有认识耶稣基督的民众之间
他更是以身作则,履行福音的劝谕,无论晚上忙到几点,第二天依旧按时起床祈祷,有时为了给教友解困释疑,熬到深夜才能上床睡觉。
教宗方济各在庆祝信德年结束的基督君王瞻礼发表了他的第一封劝谕《福音的喜乐》。教宗方济各开宗明义提醒我们:福音的喜乐满盈与耶稣相遇者的心灵与生命。
早在公元二、三世纪的时候,一些信仰基督的人为实践福音劝谕,舍弃一切,过着独身、苦修的团体生活,这些人很早便被称为隐修士。一直到现在,这种传统隐修模式继续在博舍隐修团体里鲜活地存在着。
灵修意义:这是对舍弃属世财产、活出福音劝谕中的清贫的一种劝勉。天主教教义中认为,通过施舍与慈善行善,人在积攒“天上的宝藏”,这与《加略山之圣若望》的神秘神学观也契合。
除了著名的通远坊堂区,三原教区有辕门巷总堂、东关、张二册、石佛塬、后沟、大训堡、桑园、地母庄、茨林、咸阳市等大大小小40多个堂区及数个诊所、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