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邀请天主教徒、基督徒、伊斯兰教徒、犹太教徒、无神论者来参与弥撒,他们出于礼貌参加了;或许他们最初感到有些尴尬,但是参与弥撒以后,相互之间的关系会变得和睦,在商讨问题时,也不是如此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了。
无论在工作方面的勤勉和安宁,在所讨论问题的众多,且重要方面,它们不只有关教会本身,并普及到分离的兄弟、非基督宗教徒,甚至整个人类。
好多人没有见过印度的德肋撒姆姆,但没有人怀疑过她的存在及事迹。因为有人确实和她一起生活过,有关她的记载太多了,而且她在1979年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
此文在埃及《金字塔报》全文刊载,并且还翻译成了印度文,在伊斯兰国家传播,引起各国伊斯兰人士的重视和关注,加深了国际社会对我国抗战的了解。
(【印度】杜勒西达斯《罗摩功行之湖·尾声篇》)令人一声叹息!(全文完)
我长久以来一直渴望前往德肋撒姆姆服务地——印度加尔各答做志愿者。向老翁提出这个额外的请求后,他出乎意料地立即答应了。这种不计成本的支持让我深受感动。
教宗方济各也呼吁公教徒在照料我们共同家园的议题上与众人对话(7)。他特别提到其它基督教会团体和其它宗教对生态议题的关心,尤其是敬爱的巴尔多禄茂大公宗主教作出的积极贡献(7;8-9)。
灵薄狱之说亦对天主教教徒造成困惑,如果一对生前行善,有资格升天堂的夫妇他们刚刚所生的儿女未来得及受洗礼就不幸夭折那么他们的儿女就永远打入灵薄狱,父母死后升天堂得享永生但眼睁睁看见儿女永远待在灵薄狱中亦不能相聚
中国教徒回应教宗的呼吁对于教会的神贫简朴生活,受访的甘肃省天水教区王若望主教指出:这是当前教会的症结问题,一个简朴的教会意味着教会的稳固和发展。
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修道士式的、传教徒的计划!在我生前或死后,上主将在千千万万中国人中闪耀其荣光。到此,陆徵祥完全脱去政治、外交,而成为热忱又忠诚的传道者。我的转变是一种信念:上帝指引和召唤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