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今晚我们特别想到遭父母拒绝爱的婴儿;想到享受不到家庭温暖,流浪街头的儿童;想到遭野蛮利用为士兵,成为暴力工具,而不作为修好与和平使者的儿童;想到被色情和其他种种妄用的可恶行业严重伤害到心灵的儿童。
她之所以去印度,因为那里是最贫穷的地方,仅加尔各答一个城市,街头流浪的人就有50多万。每天有无数人死在街头。
事实上,他的求学之路并不平坦,后来由于各种原因,流浪到了菲律宾等地。他艰苦求学修道的精神,对于在罗马求学的修士修女及年轻司铎帮助很大。
有一次,一个老太太和儿媳妇吵架,生气离家出走了,流浪到了吴理芬的村庄,她的奶奶收留照顾了她将近三个月,直到她返回老家。家人教导她说:人生在世,要做善事、行爱德,人生才有意义,上天也会报答的。
我也想起许多迁移者的生活状况,他们在流浪漂泊的生活中忍饥受饿,被人剥夺自由、抢走财物,也经历了身体及性的虐待。
(民9:26)这个惯于说大话吹牛皮的加阿耳之流,其实是被他们本城驱逐出境的流浪商人或雇佣兵组成的流浪汉,他们淒淒惶惶四处寻找可以重建家园的落脚点。
不由一阵怅然悲惋袭上心头,他想妻子必定死了,刚才看到的是她,正是她在地府流浪的魂魄无疑。他星夜往回赶,远远望着自己的家,他悲从中来。
她带着爱的光芒在这片有限的大地上行走,却把无限的爱带给了他们——那些穷人中的穷人:病人、被遗弃的人、没人关怀的人、流浪的人、垂死的人,以及那些内心饥饿的人。
德肋撒修女的学校与它周围的环境相比,判若天堂与地狱:在学校和修院的高墙里,是欧式的优雅生活;而在它之外,则是残破肮脏的景象,有无数穷困、饥饿、生病、被弃和流浪的人在那里行乞、呻吟和死去。
陪伴他们的,是苍蝇、虫子、流浪猫狗和屋旁高高的垃圾堆。曾多次到花园采访的前《大河报》记者林远(化名)说,他们两三个月也见不到一次妈妈,被长期冷落遗忘,甚至自生自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