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8年马可波罗在热那亚战争中被俘,在狱中结识了比萨人鲁思梯谦,由鲁思梯谦笔录,马可波罗口述的东方之行的经历,写成了著名的《东方见闻录》,又译成名为《马可波罗行记》或《马可波罗游记》,1324年马可波罗病逝
因坚振圣事,他们与教会更密切地连结起来,享受圣神的特别鼓励,身为基督的真实证人,更有义务以言以行,去宣布保卫信仰(五)。
《路加福音》记载耶稣在纳因城所行的一个大奇迹,但福音的重点不在奇,而在迹,在於耶稣对这位丧子之母的温柔。正是这位母亲的悲痛感动了耶稣,促使祂行了慈悲之举,复活了她的独生子。
主教还特别提到:希望全体神长教友不断提升自己,实践‘三学一做’,一学《圣经》,教宗特别对度奉献生活者多学《圣经》,通过学习圣经,不断增进与天主的关系,承行主旨;二学教宗的讲话、通谕
(德31:31)在新约中明显可以看得出主耶稣并未饮酒,他三十岁出去传教,行的第一个神迹就是变水为酒,他如果反对喝酒,何不将酒变水呢?
关于意向纯正,坎塔拉梅萨神父提到耶稣的强烈警告:当你施舍时,不可在你前面吹号,如同假善人所行的一样…当你祈祷时,不要如同假善人一样(玛六2,5)。
若瑟也是顺从天主的父亲,以他的“愿祢的旨意承行”保护了圣母玛利亚和耶稣的生命,教导圣子“承行父的旨意”。他蒙天主的召叫为耶稣的使命服务,“与救赎的伟大奥迹合作,真正成为救恩的使徒”(3号)。
由于斯德望充满恩宠和德能,在百姓中显大奇迹,行大征兆,很多犹太教人士争相与他辩论,但总敌不过他的智慧。于是他们怂恿一些人诬告斯德望,把他捉将官府。
只要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按照耶稣的教导去做去行,就没有必要怕死。善人的死是一件受祝福的事。第五台《已亡日课》云:“以行予书之审判,此即为众圣之荣”其意是,审判之日,乃是众圣人荣幸的事情。
因着圣母玛利亚特别的恩宠,她的一生,虽然和我们一样充满了各种困苦艰难,甚至目睹了圣子耶稣的苦难和死亡,她却选择承行天父的旨意,愈显主荣,带领人回归天父,迈向天堂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