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锡辉神父(教区主教座堂主任司铎): 现在我们全教区教沉浸在痛苦之中。
教宗由此指出圣女加大利纳关于炼狱思想的独特之处,,她不从别处来叙述炼狱的痛苦,从而指出净化和皈依的途径,而是从自己迈向永恒旅程的内在生命的经验入手。
尽管那里近来「满是痛苦和沉默」,却依然响起世世代代的人所期盼的宣报:「为你们诞生了一位救世主,祂是主默西亚。」(路二11)「得知上主为我们诞生了,这令我们充满信心和希望。」
耶稣的目光显示“祂全神关注人”及其痛苦。他最有说服力的爱的话语,乃是祂为朋友拉匝禄哭泣并在橄榄园经历了极度的痛苦后,“被钉在十字架上”,明知自己惨遭杀害也是出自“蒙受祂如此爱的人之手”(46)。
它们是病,通常是极其痛苦的,大多与心理和灵魂的痛苦有关。心理的不平衡和食物的消费方式之间存在联系。
他们不断寻找帮助社会弱小者的具体途径,当国家和民族遭受灾难和痛苦时尽快有效地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国平信徒增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信仰的认同催迫着他们去深入了解自己的信仰。
因此,对大部分的人来说,疾病都是一个比死亡更棘手、更迫切、更可怕的问题;因为死亡只是一瞬间,而疾病可能是一生之久的痛苦。的确,对许多人来说,有些疾病是从他们一出生就伴随他们直到死亡的那一刻为止。
所以,活出教会合一和爱德共融,意味着不追求自身利益,而分享弟兄姐妹的痛苦和喜乐,时刻准备背起最弱小者、最贫困者的重担。这种友爱关怀不是一种修辞、一个说法,而是基督徒共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你最痛苦的时候,你是否想过放弃呢?你是如何走出了那茫茫的黑夜呢?
与此同时,这20年来,历任教宗在这痛苦的议题上作出了数不尽的举措、讲话和文件。法规和规范的公布往往无法立即改变思维,从而打击侵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