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肋未纪》中读到:祝圣第五十年,向全国居民宣布自由;为你们是一喜年,人各归其祖业,人各返其家庭。在这喜年内,人各归其祖业(廿五10,13)。
一天,经一位邻人指点,说城内有一教会学校,穷人孩子可免费上学。我父母果然找到了这个学校,我们先后都进了这所学校。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贫困家庭孩子们能免费上学,父母是多么庆幸和感激啊!
圣经故事中的父亲,从小儿子做出选择,在外边花天酒地、挥霍无度,一直到后来沦落为放猪人的时候,他都没有着急的伸出援助之手。
只听神父说要去看望一修女。”旁边的陈姐听了笑着说:“你傻呀!就是去麻风村!修女就住在麻风村嘛!”这是我意外的收获!他们以前多次去麻风村探望那些病人,我都没机会去,上主现在就给我这个机会了。
(一)2005年我在《潮声》杂志发表题为《解读惠来靖海水仙宫里的“番公”》一文,并在潮汕文化研讨会上研讨,引来诸多专家学者的兴趣。一直想实地去探寻,但深知并不容易。
一、默想——这是传统的方式。
撒上1:20-22,24-28;咏84:2-10;若一3:1-2,21-24;路2:41-52在圣诞节的喜乐中我们也庆祝圣家瞻礼,学习圣家的生活,分享圣家的喜乐。
大堂前建一钟楼,高30米,顶楼耸立一白色十字架,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屋顶覆盖黄色的琉璃瓦,与十字架相互辉映,显得非常醒目。
(默十四4)从耶稣的面貌「不可见的天主的肖像」(哥一15)、「天主荣的反映」(希一3),我们能一瞥永恒而无限之爱的深度;这爱就是我们存有的根源。
许多天主教友在一天内,在忙于生计时,甚是喜欢做微型祈祷(短诵),诸如主,我感谢你。耶稣,请帮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