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找,必找到(四)
2007-07-11

在昔日,人们很自然地在壮观的现象中看到天主的手臂,诸如:风暴(咏2:9),浓云或烈火(出13:21-2),摇撼山岳的飓风(出19)。

找,必找到(十四)
2007-10-29

理解这一点并不难,难的是他似乎把它看作一种必然:“人子必须受许多苦”(路9:22)。在福音中其他地方,“必须”一词表示天主的计划或设想(例如,路2:49;24:44)。当然,耶稣的被钉十字架已是事实。

追求永恒的生命
2024-08-16

9:1-6;厄5:15-20;若6:51-58主耶稣为我们带来了“天主的生命”,更将自己作为“生命之粮”邀请我们接受天主,生活在天主内,过天主的生命。

教宗方济各2024年12月18日公开接见
2024-12-26

天主之子藉着彰显祂面容的使命(参若1:18;若14:9),奉献给天父,他像所有人的孩子一样进入这个世界,以至于在纳匝肋,他被称为“若瑟之子”(若6:42)或“木匠之子”(玛13:55)。真天主和真人。

圣经问答(肋三-四章)
2025-08-08

答:本章强调人即便是不慎犯罪,也需要向天主悔改、献上补赎;也预表了耶稣基督成为终极赎罪祭,一次而永远地为我们的罪献上自己(参阅希伯来书9:12-14),邀请我们怀着悔改的心,常在圣事中亲近祂。

方济各教宗慈悲特殊禧年诏书——慈悲面容
2015-05-10

谁看见了耶稣,就是看见了父(参若14:9)。纳匝肋人耶稣,以他的言行,和他整个人[参梵二《启示宪章》4]来启示天主的慈悲。2.我们需要时刻默观慈悲的奥迹。它是喜乐、安宁、和平之泉。我们的救恩依靠它。

慈悲面容——慈悲特殊禧年诏书
2015-06-23

谁看见了耶稣,就是看见了父(参若14:9)。纳匝肋人耶稣,以祂的言行和祂整个人来启示天主的慈悲。2.我们需要时刻默观慈悲这奥迹。那是喜乐、安宁及和平之泉。我们的救恩依靠这奥迹。

教宗本笃十六世2011年四旬期文告
2013-02-27

外邦人的宗徒在《斐理伯书》中表达了参与基督的死亡与复活所实现的变化的意义,指出了目标:我只愿认识基督和祂复活的德能,参与祂的苦难相似祂的死,我希望也得到由死者中的复活(斐3,10-11)。

基督圣体——是我们基督徒信仰生活的泉源与高峰
2013-03-30

圣保禄宗徒在他的书信中也谈及该如何领受主的圣餐,谴责那些对圣餐不恭不敬的冒犯者(参阅格前.11:17-34)。朝拜圣体就是让人在弥撒外感谢感恩圣事里的主耶稣。

特稿:细微之处见精神——精致的爱(玛10:26-33)
2020-06-21

祂使瞎子看见、瘸子行走、癞病人洁净、聋子听见、死人复活、穷人得了喜讯(玛11:5)。祂即使疲倦,还高兴的祝福孩童们。祂为门徒洗脚,一方面让辛苦的门徒们得到放松,另一方面也留给他们彼此相爱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