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撒开始前,世界主教会议的神长们在一名手捧亚马逊土壤和植物的原住民的率领下走向祭台,教宗手持与会代表们赠送给他的权杖走在队伍末尾。这罐土壤和植物在奉献礼中由世界主教会议列席的平信徒和修女呈送到祭台上。
迎接天主圣子的圣诞,祂在起初就是圣言,祂变得渺小脆弱,形同一个还不会说话的婴孩:柔弱的力量和伟大全在于此。
教宗在讲道中邀请人们默观罗马大公教会的大圣人,指出:“我们的这两位主保圣人,各自走上不同的道路,持有不同的见解,时而以福音的坦诚彼此辩论,甚至冲突。
教宗还指出,耶稣来不是为了寻求人们的共识,而是为给真理作证。 教宗本笃十六世在诵念三钟经前,向圣伯多禄广场上聚集的信众表示,没有一个先知在本乡是受悦纳的这个俗言,在这主日的福音中得到了应验。
(若4:24)在这里,耶稣忠于他的人民以色列人的传统,肯定地指出:我们在任何地方都能和天主建立起关系。有一篇古老的祷词这样对天主说:“我往何处,才能脱离你的神能?我去哪里,才能逃避你的面容?
二、新大陆的信仰之路1531年的12月上旬,圣母通过一位57岁低微的农民教友迭埃戈(JuanDiego)和他的叔叔,把基督信仰传扬到这片新大陆。显现的过程中,圣母提到要被称颂为瓜达卢佩童贞圣母。
后者在不断演变,而今天的速度则更加令人惊异。教会并没有提供技术上的解决办法——正如《在真理中的爱德》所指出的,教会有责任用真理之光和耶稣基督之爱的热情照耀人类历史”。
相反地,应像忠信的仆人那样勇于冒险。弥撒福音中记述了耶稣讲的“塔冷通的比喻”,家主在远行前将自己的财产托付给他的仆人,要他们用以赚取更多的利息(玛廿五14-30)。
随着近几个世纪的发展,在我们面前似乎一直有某种不和谐的地方:基督信仰、它的喜讯及对人类历史的影响,自始都是通过光明的象征得以表达;但是与此同时,也常被盖上迷信黑暗的印章,背负反对理性光明的骂名。
后来,他们在教务会议中完成了真正的同道偕行之旅,签署了所有开启崭新道路的决议,使天主教会在中国也能有一个日益中国人的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