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一楼和五楼的是好几十位仁爱会的修女,住在三楼的有我们圣心会的六位修女,再加上十六位来自基督教的老年牧师寡妇。
《宗徒大事录》第六章记载信从耶稣基督的人渐渐多了,希腊化的犹太人抱怨希伯来人在日用品的供应上疏忽了他们的寡妇。
饥饿的孩子又瘦又弱,无助的寡妇,家无隔宿之粮。就是这个精神上的危机,促使他下决心离开修院,自己去找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修习生活。
从社会身份看,耶稣传福音的对象可以说是三教九流无所不包,有税吏(匝凯)、平民(血漏病妇人)、知识分子(邀请耶稣到家中吃饭的法利塞人西满)、富人(少年财主)、穷人(捐小钱的寡妇)、娼妓(被抓的行淫妇女)、
,还是在外打拼保障经济,个人的价值因人而异,普通女孩黎贝加(创24:15-20)能为路人提供一罐水,王后艾斯德尔(艾斯德尔传)可以为整个民族争取安宁,卢德的责任是捡麦穗照顾婆婆(卢德传),塔彼达可以为寡妇缝份衣物
特别是3月23日那天,以《圣经》中被诬陷的苏撒纳、犯奸淫的罪妇以及有冤情的穷寡妇和她们所遇到的三类判官的故事为背景,指出这三类既严厉苛刻又沾染恶习和唯利是图的判官不认识慈悲这个词,不知道何为慈悲&hellip
例如:耶稣看到一位寡妇痛哭已亡的独生子时,动了怜悯之心,复活了她的儿子,并交给她(路7:11-15);耶稣看到一大伙群众,就对他们动了怜悯的心,因为他们好像没有牧人的羊群,遂开口教导他们许多事(谷6:34
卢德为人忠诚,在她还年轻时,丈夫便离世了,她和她的嫂子决定留在婆婆纳敖米的身边(这三个女人都是寡妇),不回娘家去。在婆婆的劝导下,卢德的嫂子终于离开,只有卢德坚持留下来陪伴婆婆,天主也因此而赐福她。
数天前,我听到一名意大利寡妇GemmaCalabresi的故事。几十年前,她担任警察的丈夫,突然被恐怖分子杀害,遗下年仅25岁、三度怀孕的她及孩子。
正如圣经记载,耶稣对门徒说:“这个穷寡妇投入的几个小钱,比所有投钱的人投得更多,因为她把自己的生活费都投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