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省路费,他从来不打的,也很少坐车,快80岁时还骑自行车到50里外的咸阳、宗家庄、穆家沟下会。他把钱都资助了有圣召的学生,或是盖了堂。从修石渡出去的神父、修女,几乎他都资助过。
2004年11月7日隆重庆祝真福亚松达修女列品50周年纪念,并发放纪念卡(明信片)。播放真福亚松达修女生平事迹影片。在圣方济各堂地下室举行“真福玛利亚亚松达修女研讨会”开幕式。
一天深夜,村长领着一只约50多人的抗日队伍来到我家,前后门及院中都设了岗哨。本村的几个干部送来米面,我母亲给战士们腾出炕、床,又帮着烙饼。我问母亲这支队伍来干啥,母亲说:“ 别问,机密。”
上个世纪50年代初我们曾在北京西皇城根的上智编译馆有过一面之缘。1988年,我们在北京再次相遇,并会同田志康神父受命于傅铁山主教筹复上智编译馆,当然他是最好的顶梁柱。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现在有50多位志愿者报名无偿捐献遗体,其中有教友5人。我发起的这项工作,受到自治区、市政府和红十字会的重视与支持。
今年的12月8日,也是梵二会议闭幕50周年纪念日(1965.12.8-2015.12.8)。
1952年马立仁从小修院回家时,曾为此深深遗憾过,50年后他的儿女替他圆了圣召梦。生与死的抉择2015年7月2日,马立仁发现他的小便里带血,有医学知识的他知道这是大病的征兆,此时距离妻子去世刚刚百日。
在办公楼一楼教室及二楼多功能厅,还展示了50多幅南堂历史变迁黑白系列老照片,三百年来先辈们那些感人至深、催人泪下亦催人奋进的福传见证,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勇往直前。
日军投降后,内战又起,李院长偕50余位会士南下四川。其后又到了香港的大屿山,稳定至今。新中国成立后,此地划归省农科院果研所,部分地产1989年落实给神哲学院。
圣经记载说,在以民生活中,牛是用来耕田(民14:18)或打场(耶50:11)以及财富的来源(创13:2,26:13-14,30:22,撒上25:2,撒下17:27-29),洁净的犊牛是祭献上主的主要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