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间条件虽然艰苦,却是宗教气氛最浓的时期。有修士圣了神父,有多位女青年入了修会,还成立了乐队。同时也顶着重重压力,重修了山上的若瑟临时圣堂。1993年,梁基业神父担任白云峪的本堂。
他是村里的主任,也是教会的会长,他的心里没有自己,只有他人,为了修堂,他一次一次的去找各级部门协调,他在堂里成立了团体负责小组,小组成员分工明确,他以德服人,为了教会的事情,家里的夏收秋种从来不管,为了活跃教会气氛
整个礼仪气氛,让我感到很放松,没有一点紧张感。我讲完募捐道理后,全堂教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弥撒结束后,我端了一个小盆子,站在大堂门口,出堂的教友踊跃捐款,恭恭敬敬,把钱放在盆子里。
每年的圣诞节,神父都要举行盛大的圣婴游行,并邀请教外的人一起来参与,教友们唱圣歌,教外人敲锣打鼓、扭秧歌、参加彩旗队、维持治安,气氛融洽、场面感人。通过这种特别的方式很多教外朋友对教会有了好感。
我们祈祷一段时间后,她的家人发现她面色红润起来,嘴角上扬微笑着,于是,我们就把悲伤、哀祷的气氛,改成了大声的赞美与喜乐,我们都喜悦地陪伴她走最后这段路程,她的死亡也为我们作了活的见证,天主的恩宠使她乐于接受天主的旨意
弥撒的礼节和气氛与国内差不多,不同的是,这里的平信徒对堂区事物的参与比国内更主动、更活跃。对慕道者的培育,主日学的开设,堂区的各项活动,圣诞节的晚会都是他们在负责。
李文华通过手势,明白了人家的意思后说:“我们耳朵有毛病,但眼睛看见了教友们热火朝天的气氛,也同样感受到了耶稣基督的临在。”
这种仪式本身就表达了很多的内涵在其中,让你首先感觉到外在的气氛已经影响到你了。
李文华通过手势,明白了人家的意思后说:“我们耳朵有毛病,但眼睛看见了教友们热火朝天的气氛,也同样感受到了耶稣基督的临在。”
饭前,我多次带领大家唱一首感恩的圣歌,增加欢乐和祈祷的气氛,同时,提醒大家注意节省,不浪费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