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一个老号兵的寻主之路
2004-10-26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参加了儿童团,站岗、放哨、送信,1943年被伪军抓到吕公堡当差,在这期间,地下党员张树楷给他讲了一些革命道理,让他当联络员。

为什么佘山圣母大殿为“乙级圣殿”
2010-02-03

1942年,抗日战争吃紧,教宗比约十二世为鼓励我国教友依赖圣母而特封佘山进教之佑圣母大殿为“乙级圣殿”,与法国路德圣母大殿同衔。这是圣座在远东首次赐封的圣殿。佘山天主堂成为远东第一圣殿。

抗战时期全国各地天主教友积极救助难民
2015-09-11

1937年8月5日,天主教中华全国公教进行会总会长陆伯鸿教友,鉴于华北发生战事(抗日战争),遂与上海各慈善团体联合会及中国红十字会筹办收容所,得到当时的法租界内大医院及大学(广慈医院和震旦大学,今上海瑞金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医学院

莱登修女的遗物清单
2007-08-27

行刑室现在已辟为纪念馆。与奥斯威辛集中营不同的是,这里关押的是反对希特勒的德国人。1944年6月9日,一名叫莱登的修女,告别了柏林的春天,被纳粹组织的人民法庭送上了行刑室的断头台。  

澳门:毕生服务弱小的陆毅神父息劳归主
2011-07-28

陆神父一九一三年出生,三零年进入耶稣会,他在中国的传教生涯由四一年开始,却因抗日战争而中断,到四五年战争结束后恢复。当中共掌权后,他曾短暂入狱,然后被驱逐出境,五一年到达澳门。

陕西:凤翔教区弥额尔·侯斌神父葬礼在凤翔东指挥隆重举行
2016-09-17

此时,正值抗日战争,他前往北京方济堂(什刹海)进修一年后又返回山西大修院任教直至解放。  文革中,他历尽艰难为主作证。

为什么比利时雷明远神父是天津人
2010-09-25

抗日战争中,《益世报》成为反日爱国的舆论先锋。《益世报》、《大公报》与《申报》《民国日报》一起成为民国时代的中国四大报纸。雷鸣远神父对天津的新闻事业作了杰出的贡献。

窥视浙江天主教的历史与现状
2024-08-01

经过日本入侵中华,先后十四年抗日战争,最终新中国的成立。虽然又经历了十年浩劫,但是中国天主教会还是迎来了宗教自由政策的逐年落实,教会内部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一个不够资格来中国的人
2013-04-25

她的事迹经《时代》周刊广为传播,被认为是影响美国人看待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人物之一。她曾经是战争年代东西方家喻户晓的人物,电影《六福客栈》由著名影星英格丽·褒曼主演,风靡一时。

走进鲜为人知的豫北圣地
2005-12-21

1889年,田家井已建成稍具规模的教堂———若瑟堂,抗日战争期间(1942年5月)被日军烧毁,后来成为生产队仓库,1982年冬归还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