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佘山圣母大殿为“乙级圣殿”
2010-02-03 11:35:10 作者:张多默 来源:《信德报》2010年2月1日,4期(总第399期)
佘山天主堂坐落在上海松江区佘山的西山坡,距市区36公里。到佘山脚下,入“进教之佑”石碑坊正门,拾级而上半山腰--中山,即见中山堂,堂场西下十几步石级的地方是“三圣亭广场”,三圣亭依山坡而建。由中山堂场再拾级而上,就是闻名中外的“经折路”,“经折路”沿途分设14处苦路亭,供教友们沿途拜苦路上山。过了“经折路”再往上就到了山顶大堂,即圣母大堂。
佘山进教之佑圣母大殿(The Basilica Minor Of our Lady)于1925年4月24日奠基动工,1935年11月16日落成,设计者为葡萄牙籍的叶肇昌神父。由惠济良主教亲临主持祝圣和开堂大礼弥撒。佘山山顶大堂建筑平面呈十字形,正门设在西南面。东西长56米,南北宽25米,最宽处35米,高17米。结构以石为主,外砌红砖,层盖为钢筋混凝土拱顶。大堂为首是祭台间,祭台用镶金嵌玉的大理石雕成,进教之佑圣母立体像供奉在祭台正中。祭台间栏杆以汉白玉分离,座堂以花瓷砖铺地。堂的西南建有方形钟楼,高38米,可放8只大钟。钟楼顶上屹立着高4.8米,重1800公斤的铜质圣母托小耶稣像。圣母双手捧着小耶稣,高举在她头顶,小耶稣伸开双手作十字形,似在召集我们,接纳我们。四周墙上,镶嵌绘有圣像的彩色玻璃窗。外部建筑风格多样化:其拱形,通道为罗马式;廊柱为希腊式,尖顶为哥特式;钟楼为以色列式;东端小圆顶为西班牙式;清水壁和斗角地砖为中国民族式;琉璃瓦则是中国宫廷式。圣堂内设有3000座位。大堂是一座罗马过渡式的建筑。
1937年8月13日,日本军在上海发动侵略战争;11月上旬,日寇到达佘山,农民纷纷避难佘山。11月9日夜,佘山附近发生激战。山上避难群众只有1人受伤,大家称颂这是佘山圣母的特殊保佑。1942年,抗日战争吃紧,教宗比约十二世为鼓励我国教友依赖圣母而特封佘山进教之佑圣母大殿为“乙级圣殿”,与法国路德圣母大殿同衔。这是圣座在远东首次赐封的圣殿。佘山天主堂成为远东第一圣殿。教宗规定,每年圣母月前往佘山朝圣者(告解、领圣体),可以获得全大赦。1947年5月18日,佘山圣母举行加冕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