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美国本笃会的圣文生团体曾在北京协助中国教会创办了第一座中国天主教大学——辅仁大学。
他对我很好,当时他是想支持辅仁大学复校,他愿意我跟圣言会一起工作,就是将来到大学里面工作。后来台湾罗光主教任命后,他就请我到台南工作,我说请您跟我的主教商量,我没有意见,哪里都可以,他们决定就好。
神父:首先我非常喜欢中国文化,1966年9月中旬我到达台湾,在新竹华语学院和辅仁大学国语中心学了3年中文。为了解中国思想,我特意在辅大修了国父思想和中国历史。
多才多艺的大丁神父从辅仁大学教人生哲学开始,随后演戏、主持、拍纪录片,他说自己是不像神父的神父。
我在台湾辅仁大学圣博敏神学院读我的圣经神学硕士课程第三年,我有了去罗马进修学习的大胆想法。
它创办于1933年9月,杂志社和编辑部设在北平辅仁大学中华公教青年会支部,并且由该支部的青年天主教知识分子担任编辑者,据第一期创刊号上的杂志社章程指出该刊的宗旨及内容如下:(1)本刊定名为《磐石杂志》,
它创办于1933年9月,杂志社和编辑部设在北平辅仁大学中华公教青年会支部,并且由该支部的青年天主教知识分子担任编辑者,据第一期创刊号上的杂志社章程指出该刊的宗旨及内容如下:(1)本刊定名为《磐石杂志》,
回想教宗若望二十三世于1959年任命在台负责筹备辅仁大学复校的于斌总主教于抗战时期为国奉献的史实,今人已知之不多了。
曾任台湾中央图书馆馆长、台湾故宫博物院院长,兼任文化大学、天主教辅仁大学等校教授。先后得到过韩国成均馆大学和美国圣约翰大学名誉博士学位,及罗马教廷圣额我略高级爵士称号。
再后来,凭借自己巨大的社会声誉,再加上与美国的关系,英敛之在北京设立了公教大学,后改为辅仁大学,并出任第一任校长。此外,英敛之每年冬天都要募集赈款,在香山开粥厂,赈济贫苦百姓,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