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发感叹,对手拿放大镜才能看清文字的张老师来说,需要多大的毅力,才能获致这些大量的知识呀。
最早来东方传教的耶稣会士圣方济各·沙勿略在客死中国南海上川岛前感叹:“磐石啊,什么时候才能撬开?”有了前车之鉴,利玛窦在中国做事分外谨慎。
从宁波慈溪回来已近二十天,期间三天的朝圣学习历程,现在忆起依然历历在目,感叹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这三天让我们从惊奇到喜悦,到感悟,以至觉醒。是心灵上的一种释放、激动。
人们在这旱涝灾害之下备受煎熬,感叹雨水不能平均一点吗?天主你在哪里?瘟疫来了,埃博拉在西非四国肆虐。无论是传染性还是死亡率比当年恐怖的非典厉害十倍。非典的死亡率是9%,而埃博拉的死亡率是90%还要多。
我把这个让我惊奇的片段,放在微博上,得到了一些观者感叹的回应。弥撒结束,我跟申神父到马路对面的堂区办公室,他在这里住过三年。
他的孙子子默曾经感叹说,祖父去世之后,家族没有钱编辑出版爷爷的著作,家业荒凉,糊口不给。寿诸梨枣,河清难俟。
神父主动打电话给我,说找了好几处,没有合适的,遂改了主意,不办养老院了,先找个三室一厅的房子办个祈祷所,还没等神父说完,我心里就已经在感叹天主做工的奇妙了。我嘴上赶忙说神父哪儿也不用找了,就在我家吧!
大家都很感叹:“如果人人都这样要求自己,人间应该是多么美好啊!”我们一有时间就谈教会的事情。我还给她们读我随身携带的袖珍圣经,还把我手机里的圣歌放给她们听。
英国有贫民区、乞丐、酒鬼、吸毒者、遭受挫折的人和脱衣舞俱乐部,露宿街头者和无家可归的人蜷缩在纸板箱中饱受寒冷,而穿着体面、保养很好的年青人当着她的面服下了过量的毒品,她感叹,“伦敦人向印度捐献物品,而伦敦的妇女冻僵了竟然无人过问
我在为此偏僻之处能有这样一座中西合璧的教堂而惊异的同时,更为那些两个世纪前远道而来传播福音的神父们的虔诚精神而感叹。邓池沟教堂现任神父是一位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