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想想亚巴郎,他离开家园、亲人和故乡。谁若跟随天主,就蒙召离开。我们也必须放下过往的互不理解、自以为是却扭曲他人的借口,好能踏上旅途,走向祂所许诺的和平,因为天主所怀的计划向来是和平,而非灾祸。”
教宗最后献上一篇“自己亲撰、却发自内心”的祈祷词,向大圣若瑟陈述我们的心声:大圣若瑟,你始终信赖天主,在祂上智安排的引领下,作出你的选择,请你教导我们不依靠我们自己的打算,而是仰赖祂的爱的计划。
虽然在舅老爷的亲妹妹,我的姨姥姥的协助下,1984年9月我进入修道院并于1989年12月祝圣为神父。
当然,最直截了当的回答,是说她那种出于内心的信仰,是天主圣神的直接“干预”,是天主亲自在冥冥中牵着她的手在前进。“这是超越理智的奇事,也是我不能明白的妙理。
我想这些都不能融化横亘在亲人和孩子们之间的坚冰。在从灾区回来的飞机上,我想了很多。我真想独自一人,坐到没有人烟的大山上大哭一场。就是在这一刻,留下了我对生命的认识和反省。
这个片段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天主和约纳亲如父子一般的宠溺关系。约纳书的结尾,上主训诫约纳,难道一株夜生日死的植物,还比不过一座大城的十二万人民吗?
他创立了慈善会、孤儿院、医院,亲自到最边缘的人中间,把“拉匝禄”带到社会中心。他的心,正是福音中富翁所缺少的那颗心。七、贴近生活的反省我们身边的“拉匝禄”在哪里?
同学李会民饭量大,一次主教问他吃了几个包子,由于方言的关系,4和10说得不是很清,刘主教就打趣说:呀,大肚汉吃了10个包子啊。没事的,再多吃几个也没问题!李会民急得红头张脸申辩,惹得大伙哄堂大笑。
17.终生与培肋舍特人争战的力大无比的民长是()。18.卢德传中三位主人公的名字:()、()、()。
(民六13);可是,天主没有因他的埋怨而不悦,反而派遣他:「凭你这种力量,你去拯救以色列脱离米德杨人的掌握。」(民六14)8.撒慕尔是个信心不足的青年,但上主也向他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