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庆林指出,改革开放28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很好的贯彻实施。当前,中国正在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宗教可以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意大利籍利玛窦神父(1552年-1610年),是有史以来中国和西方之间最杰出的文化交流的使者,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开拓者之一。2010年5月11日是他逝世400周年纪念日。
《天使》充分体现了中国元素,用中国的传统服饰取代了西方的装束。此外背景也为中国古典建筑,体现了中西结合的特点。河南鉴宝专家胡聚堂介绍,陆鸿年的作品不多,但是其体现基督艺术的画作却均为精品。
18世纪30年代,斯洛文尼亚的马可·波罗——科学家刘松龄(汉名)为让西学东渐,来到中国为官,但230多年来,他的经历已被历史尘封。直至在中斯两国档案专家的努力下,关于他的言行点滴才为世人所知。
今天我们强调圣统制,跟罗马统一,但罗马也需要有包容,允许中国本地化,所以研究利玛窦的传教策略对今天中国教会的发展意义重大。
利玛窦诞生地,意大利马切拉塔教区朱廖多里主教(mons.ClaudioGiuliodori)表示,希望藉由这项展览对这位诞生在马切拉塔的非凡人物表示敬意,并藉此机会效法这位在信德带领下,希望将福音带入中国的传奇人物
二、祭天敬祖作为中国天主教徒的一个历史难题1、祭天敬祖是中国天主教福传史上的难题祭天敬祖,为中国天主教史而言,是一个尴尬的话题。在历史上一度发生过入华耶稣会神父与其他修会之间的冲突。
传统的中国家庭,父母有着强烈的望子成龙的心理,对子女的培养倾注了毕生的精力。《百家姓》、《三字经》是旧时对子女幼年文化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的传统教科书。
编者按:1月13日(海地时间1月12日下午)海地发生7.3级地震,中国公安部赴海地维和工作组4名成员和4名驻海地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的中国警察不幸牺牲。
圣咏的作者更是将熙雍视为整个以色列民族及天上的耶路撒冷。当然今天,熙雍就是我们整个教会及天主子女的象征。圣咏作者写道:论到熙雍,人要称她为母亲,人人都是在她那里出生;至高者要亲自使她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