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鞭笞石柱本身蕴含的意义是为基督和祂的受难做出活见证,同样地也反映出殉道者的牺牲。该大殿里保存的大量圣物、圣髑,似乎让人们能牢记这个关联性。
切望读者同仁用祈祷牺牲来资助我们,更渴盼你们以经验来指导我们。
(玛7:3~5)信仰更让你尽量去发现你周围兄弟姊妹的需要,去关心他们、爱他们、为他们做出各种牺牲。这样的人际关系,无论在家里、在社会、还是在各种社会团体里,怎能不和谐呢?!
更有许多人对交结朋友吃喝宴乐极为慷慨踊跃,对于救世真主却置之脑后;也有些人日夜牺牲,不惜挥霍大量金钱为获得他人爱情,但对我却一点也不理睬;更有些人爱我是具有时间性的,有求于我就爱,不需要时就不爱我。
因此,没有任何悲惨的事比以这种不能结果的死亡,作为生命中所追求的真实而牺牲的、能结丰满果实的死亡更为不幸。
我深深知道在今天要照顾人的灵魂必须付出多少辛苦和牺牲,但我也知道对你们每日使徒工作的支持也是非常慷慨的”。
同样,梵二大公会议《教会宪章》强调我们可以称真福童贞玛利亚和天主教会“共同”使命:“玛利亚深刻地加入了救恩史,反映着信仰的重大教导,当她受颂扬和敬礼时,号召信友接近她的圣子及其牺牲,接近天父的爱。
它讲述了一个社会规划,涉及到为了集体的效率牺牲所有个体。人类只说一种语言--我们不妨说它有一种“单一的思维方式”——就好像被一种普遍的魔咒包裹,这魔咒将每个个体的独特性都吸进了划一的肥皂泡中。
3)牺牲的极致:十字架是祂“最有说服力的爱的话语”。这一敬礼绝非停留于感伤,而是引领我们在基督的伤痕中,发现“有限中的无限”(通谕第64号)——祂被刺透的肋旁涌出“圣神之水”,解救人灵干渴。
可是我好像看见吾主耶稣恳切地,要求我作这些牺牲,我的勇敢就来了。圣女很怕冷,里修圣衣会修院,冬日酷寒,对她确是一个大苦;这苦,德兰很高兴地忍受着,别人一点也不知道,直到她临终时,方才透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