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通过一代又一代文化交流的使者,我们打开了互信与合作的大门。”内容综合自意欧视点、中国新闻网等
一代又一代的神职人员,以他们的虔诚与奉献,引领着教友们不断前行。众多的教友以他们的热情与坚守,传承着天主教的信仰与精神。
我今后更形孤单,对善行价值更加重视,但天上多了一位代祷者。在这里应该明白,一位传教士如果为了政治利益,他不必老死在中国。
我家并非是祖祖辈辈信仰天主教的家庭,信仰是从父母这一代开始的。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每天都有日本飞机丢炸弹,生命没有保障。安徽老家隔壁就是天主堂,老修女劝母亲信天主。
炼灵月到了,我特撰文纪念她,以能博得主内弟兄姐妹的代祷,聊表我作女儿的孝心。母亲于2010年4月22日病逝于美国俄州克里夫兰市,享年88岁。母亲的去世使我长时间走不出悲痛的幽谷。
在博幼2012年的10年总结报告中有这样一段结语:我们坚信‘这一代的种子是下一代的花,这一代的花是下一代的果实’。我们今天播种,社会总有一天会收获。
当获知我们是从光启社过来时,其中的陈柏仲弟兄马上询问我们是否认识丁松筠神父,并兴奋地说道:我们这代(台湾)人是看着丁神父的电影长大的。这位新教弟兄非常崇拜丁神父,离开前,请我们务必代他向丁神父致意。
彼此代祈能帮助我们不断前进。感谢你们的耐心聆听。
这也是在邀请所有度奉献生活的人们成为圣神的负载者,成为名实相符的属灵之人;以其持续的赞颂和代祷,并以灵修辅导及慈善行为赋予历史隐秘的丰盛果实。
他寓教于乐的授课方式,引导着我们这一代的青年度过了快乐的童年。这又使我突然想到鲁迅先生在他的文章《风筝》中写到: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它,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