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的过程中,天主不知不觉地走向了我。
心中满怀对主无限的挚爱,是悔罪、也是补赎,是砺练、也是信德上的成长,接近山顶时,我们一一拜苦路,每个人轮流执十字架,虽然汗流浃背、气喘难耐,但我们毅然跟随主的十字架,每一处,领队苏神父掷地有声的为我们讲解,带领我们走向加尔瓦略山上的耶稣
在禧年中,通过悔罪与补赎,我们学习放下“自我中心”的枷锁,以信德跟随基督走向天父的国。2.在共融中彰显“天父家庭”的一体性称天主为“我们的父”,意味着我们必须像耶稣那样爱“弟兄姐妹”(若13:34)。
最重要的是:“成圣”是每位基督徒蒙恩宠,走向天国的必由之路,没有中间路线,开弓就没有回头箭,因成义和成圣是基督徒走向天国的“两部曲”,缺一不可。
学者一般认为,儒教是汉代在上古传统宗教的基础上进行宗教改革的产物,为适应中国早熟的官僚政治需要,它走向了政治化、理性化、伦理化、世俗化、精英化的道路,与缺少文化的下层民众有一定的距离。
他们至死效法主耶稣,经过十字架走向复活!教宗于是想到了在中国的传教士利玛窦神父,他说:利玛窦没有被体谅,没有被理解。但他仍然像耶稣那样听命!教宗最后说,迫害和不理解永远存在!
徐锦尧神父给司铎定位说:神父们是天主送给教会的礼物,通过我们(司铎)使教会走向圆满。‘圣神既在全群中立你们为监督,牧养天主用自己的血所取得的教会,所以你们要对你们自己和整个羊群留心。
于是,当别人在工作中闲谈偷懒时,我选择积极主动地工作;当别人打麻将的时候,我选择包揽所有家务活儿;当别人下班逛街的时候,我选择走向菜市场;当别人去婆婆家吃现成饭的时候,我选择自己动手或者帮助婆婆;当别人晚饭后上网玩游戏时
(申11:18)这个徽号,是我们走向天主的标记,是坚信和实践的象征。宋明理学家说:力行方有真知。我们也可以说:力行方有真信。不经过实践的,不是真知识;不经过实践的,不是真信仰。
我们的圣祖亚巴郎离开了家乡,舍弃了自我,走向了一条未知的途径,然而在这种牺牲中他也实现了自我,成为了教会的信仰之父,接受了天父预许的福源,实现了人生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