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这里,与我们同在。第二个词是先知性的话。宗徒们受到耶稣的挑战。伯多禄听到耶稣的提问:“你们说我是谁?”(参见玛16:15)。
我们之所以幸福快乐,都是因为我们有一位可靠的救主基督,祂与我们同在,他常常护佑我们。不为明日忧虑,却不是不为明日预备,忧虑和预备是不同的。圣经中告诫我们不要为明日忧虑,却不是不为明日预备。
一连四十天,祂──道成肉身之子,会站立在我们面前,并与我们同在。天主与法老王不同,天主不要臣服的子民,祂要的是儿女。旷野是可以让我们的自由成熟的地方,使个人决定不再陷到奴役中。
降临期第四主日的主题是:厄玛奴耳,意即,天主与我们同在。我们从三个方面默想今天的读经和福音,(1)天主的邀请,(2)善愿与祝福,(3)开门迎救主。1、天主的邀请天主邀请人参与救世行动。
圣保禄宗徒告诉我们:“望德不叫人蒙羞”(罗五5),因为上主许诺过,祂会与我们同在,并使我们融入祂渴望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和在整个受造物的“心”中要完成的救赎工程。
将临期四个主日的主题分别是:第一主日,醒悟准备;第二主日,悔改更新;第三主日,喜乐于主;第四主日,厄玛奴耳,主与我们同在。
那问题来了,是否只有成为“圣人”一条道,才意味着基督徒被承认满足了“成圣”的条件,完成了“成圣”的过程,从此位列仙班,安定在天,天使环绕,与主同在?是只有成为“圣人”才能“成圣”吗?
这种时间观强调历史的目的性与方向性:人类的存在并非循环往复的偶然,而是朝着“与神同在”的终极目标前进;个体的生命价值也因此被纳入宏大的救赎计划中(“天主使一切协助那些爱他的人,就是那些按他的旨意蒙召的人
但这一纪念并非锁定以往的事件,而是作为对一许诺的纪念,这种纪念能开启我们的未来,照亮我们已走上的道路.(19)信仰则包含对我们自己与天主同在时的记忆,纪念我们与天主相遇,是天主先迈出了第一步,祂创造、拯救
所以,让耶稣进来的祈祷是明显有效的,如果你有需要,那你就快给耶稣敞开心门,让早已站在你心门前的耶稣进来,尝试一下和耶稣同在的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