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当时流行于民众和教士中的贪婪、傲慢和追逐权势的倾向十分厌恶,极力强调清贫和谦卑的美德,并激励耶稣会同伴为此追随基督的榜样。
这崇高的共融敦促我们抱持神圣、和蔼及谦卑的尊重态度(89)。耶稣在世时与世界建立了非常具体和亲切的关系,祂死而复活并享受光荣,以宇宙主宰的权柄临在於整个受造界(100)。
之六在城郊的山坡上,有一处僻静的山洞,洞的周围生长着榆树,枞树,橡树,谦卑的灌木丛漫延环绕,苍劲的古松抱着凌岩,在岁月和天气里,深情低语。如今他一定满头白发,这是冬的苦痛给他戴的冠冕。
他是那样的谦卑、平易,跟他接触相处,你很难觉察出他是个国际著名的哲学家、活动家,倒像是个慈祥、和蔼的长者。他对于年轻人充满温柔,近乎溺爱,甚至是个听任使唤的仆人。他是个圣哲。
高修女为之欣慰,她肯定、鼓励并赞赏平信徒的活见证并谦卑地说:“我写的书只是从理论方面谈圣经,而教友们的传教经验则更精彩,你们是用行为讲解圣经,你们实践爱的行为就是在继续撰写福音”。多么谦虚的修女!
这些传教士来到中国,不但没有高高在上,反而谦卑自己,学中国话、吃中国饭、做中国人,最后把自己的骸骨也留在了他们所热爱的这片土地。而这样可歌可泣的故事还在世界各地继续着。
上主日撒种的比喻表达了天主极度的谦卑和对我们几近豪奢的慷慨,这个主日的三个比喻则藉着天主的“大”与“小”表达了天主对我们极致的宽容和鼓励。
恭读圣保禄宗徒致哥罗森人书 3:12-17弟兄姊妹们:你们该如天主所拣选的,所爱的圣者,穿上怜悯的心肠、仁慈、谦卑、良善和含忍;如果有人对某人有什么怨恨的事,要彼此担待,互相宽恕;就如主怎样宽恕了你们,
正是最谦卑和最贫穷的人,迎接了降生成人的天主。牧羊人回应了那为会晤我们而成为婴孩耶稣的天主;满怀爱慕、感恩和敬畏之情,动身前去会晤他。
我们应常怀谦卑之心,将一切荣耀归于天主(格前10:31)。(5)“亚巴郎就把所得的战利品,拿出十分之一来,给了默基瑟德。”什一奉献(Tithe):这是*圣经中首次出现“十分之一奉献”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