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在约旦河受洗以后,就来到他的家乡纳匝肋。然后在安息日的时候,就进了会堂。为什么耶稣会选择纳匝肋这个地方开始呢?
透过“进入”约旦河的污水,祂也深深的意识到自己作为救世主的使命。那为何祂要到旷野退隐?
若翰在今天的福音记载之后,再出现时是他在约旦河履行被召的使命。作为耶稣的见证人,他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因他们每一个人也是天主在母胎中就起了名的,付予了使命的。
约旦河是耶稣接受若翰洗礼的地方,大家穿着洁白的长衣,静默聆听福音,反省和忏悔,把曾经的跌倒、软弱、迷失、过犯一起带入约旦河,接受神父的祝福,体验若翰的浸洗礼,使心灵得以释放,洗涤及治愈,感动重生的喜乐。
源于叙利亚境内赫尔孟(Hermon)山的约旦河,一路向南奔流,最后注入世界闻名的死海。死海在《圣经》中本叫盐海——而围绕这个盛产海盐的大湖兴起了许多村落小镇。
若翰自己有很多门徒,在耶稣出道前,早已在约旦河附近宣讲、施洗,有很高的地位和名誉。然而,如此显赫的人物,如此众多的追随者,却把耶稣介绍给世界。
今天我们将反省耶稣在约旦河受洗时圣神降临在他身上,并从他扩展到他的身体——也就是教会——的内容。
过到西岸,跨过几条小溪,前行不远,一座沃畴层叠、美丽幽静的小山村映入眼帘,这就是茨中村。“茨中”是藏语,六座村庄的意思,村民主要有藏、纳西和汉三个民族。
2002教宗保禄二世为了充分表达玫瑰经里基督论的深度,于十月十一日的牧函中,打破数世纪以来十五端的传统,建议玫瑰经再增加光明五端,分别为:耶稣在约旦河受洗、耶稣参加加纳婚宴、耶稣宣讲天国福音、耶稣在大博尔山显圣容
他在约旦河接受若翰的洗礼,“忽然天为他开了。他看见天主圣神犹如鸽子降下,来到他上面。”(玛3:16)圣神又领他到旷野祈祷,三次战胜魔鬼的诱惑。之后,“耶稣因圣神的德能,回到加里肋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