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这个时代中,我们的信德不仅受到教会内各种思潮的影响,更受到了来自教会以外的各种异端邪教的冲击。
众所周知,这些为我们老教友来讲,不啻为洪水猛兽,违者往往被加以拜邪神,行异端的罪名。面对如此处境,这位新教友进退维谷:做,良心不安,得罪天主;不做,被家族视为不孝,甚至离宗叛祖。
第三、因地制宜,信而授洗针对中国农村的情况,缩短慕道期,在信仰热火内及时为之付洗,免得受周围环境影响,再被邪教异端拉跑。第四、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再慕道。
教会初期,很多异端都集中在天主的性体或耶稣的位格上(上个主日的“圣三节”我们已经提到一些),后来,有人开始质疑耶稣在圣体圣事中的真实临在,其中有名就是(今法国)都尔的贝伦加尔神父(BerengardeTours
但丁曾说他“被赋予天知性的神恩”2:在那段充斥着流血的斗争、教宗与帝国之间的冲突、十字军东征、异端纵横和教会世俗化,若亚敬能够提出民族之间崭新的共存精神这种理想,而且是被普世的兄弟情谊和基督徒的和平——
在圣家教堂弥撒后与枢机主教合影走出大教堂,朝圣团又来到圣依斯多略皇家教堂,圣依斯多略是公元六世纪的主教,他以自身的学识和忠贞的信仰对抗亚略异端,使西歌德整个民族皈依天主教。被教会封为教父、主教、圣师。
信友多为外邦人,面对当时的异端(特别是诺斯底主义、强调“灵优于体”或崇拜天使等错误倾向),保禄强调与基督奥体结合的真实性。
祂的降生、受苦和死亡都只是幻象)、收养论(Adoptionism,认为耶稣只是个人,在洗礼时才被天主收养为子),其中影响力比较大的就算第四世纪的亚略异端(Arianism),其主张是严格的一神论,为了确保天主的独一性与超越性
进入修院念了些神学,更是以异端迷信对这些行为嗤之以鼻。然而,我们所反对的一切,真如我们所以为的那样必须加以反对吗?
大概在此时,赎罪卷随炼狱而出現;十二世紀法国的瓦勒度派(Waldensians)主张教会应恢复純以《圣经》为唯一真理,反对炼狱并视之为异端之說,1439年的佛罗伦萨会议中,宣布炼狱为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