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圣若瑟以天主圣子为子,以天主之母为妻,圣经尊之为“完人”(玛1:19的“义人”有全德意义,参见《圣经辞典》196页),可是天主圣子,取人性,听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斐2:7-8);圣母也被利剑刺透心灵
与天主合一、与兄弟姐妹合一,是来自天主的恩宠;是来自天主圣父、圣子、圣神的爱的共融。在这样的共融中,信徒的合一才能不断壮大并日趋完美。至于何时、怎么才能圆满地实现这一合一,并不是我们所能决定的。”
教宗表示,“你们应知道,对我们的呼喊和疑问,天主,我们的父亲没有以言词,而是以祂圣子的临在和陪伴作出回应。我们要注视祂,将我们的疑问、痛苦和愤怒托付于祂”。
若硬把天主圣三割裂开来,我感受圣神较圣父圣子要深。我不敢断言自己在奇迹中目睹过圣父圣子,但我一定与圣神有了亲密,而且在我尚未领洗之际,圣神就对我破格眷顾。
梵二会议中的教长们对于圣母在救赎史中的地位,处处都将她与圣子作了含蓄的比较,正如耶稣一方面与天主性结合,一方面又与人性结合,圣母则是一方面与“基督紧密而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
光荣颂集祷经天主,为了祢尊威的光耀及人类的救赎,使祢的唯一圣子作永恒的大司祭,求祢使圣神所拣选的司祭和基督奥迹的分施者,善尽他们所领受的牧职。
其理由或许是由于教会反对当时(第四世纪)的亚略异端(否认耶稣为天主),从而强调耶稣之位格(天主圣子),而少注意其救世工程,此时引进耶稣圣诞节正是对耶稣为天主子之信仰的一种合适的礼仪方面的表达。
因为天父除了透过圣子之外是看不见的,而我们目前又还不能和圣子面对面,只能透过圣事在内心拥有他。然而圣子在圣事中的存在,却需要圣神的功能让我们领受到这奥迹。
(路10:38)集祷经天主,你的圣子呼唤在坟墓里的拉匝禄,使他重获生命,又乐于在玛尔大家中作客;我们恳求你,使我们在忠诚服侍我们的弟兄姐妹时,也能同玛利亚一样,默思你圣子的教导,而获得滋养。
圣子在十字架上交付灵魂之前,又立她为被救赎众人的母亲。